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第330期:【产品思维】产品的思维与策略浅析
概述:字数:1329。耗时:3分钟。适合人群:资深产品经理。本篇主要介绍了一种思维就是黄金圈法则,他可以降本增效;一种策略就是错位竞争,他可以破圈整合新纬度。
一,基本的步骤
1为什么做?清晰目标!
没有目标,不明确目的,我们就没有方向,最终也无法检测效果。我认为没有明确目的的工作,都是应付。也许基层的执行人员并无觉悟,这是负责人的责任。
2做什么?设定方案!
有了目标,接下来就是要围绕目标做方案,不管这个方案有多少内容,要做多少件事,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达到目标。
3怎么做?制定计划!
明确了目标,也策划了方案,最终的效果是靠执行的力度,所以制定计划,协调资源,将每项内容拆解,并组合人、时间和地点。也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
二、黄金圈法则
这让我联想到西蒙·斯涅克在《从为什么开始》中提出的一种思维方法——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模型由3个同心圆组成:它把思考和认识问题画成三个圈:最外面的圈层指的是事情的表象,中间的圈层指的是实现目标的途径,最里边的圈层指的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1最外圈,做什么;2中间圈,怎么做;3最内圈,为什么;
这个法则,正是揭示了普通人和精英人士不同的思维方式:
普通人做事,总习惯于与由外向内,先表象、后措施、最后是原因,即What>How>Why的思考层次。
精英人士做事,则由内向外,先从“为什么”开始,然后是“如何做”,最后才是“做什么”,即Why>How>What的思考层次。
从产品维度来审视这三个思维层次,从Why到What的思考方式才是最接近产品本质的思维逻辑,这也是产品思维最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重视出发点。
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
这是亨利·福特的名言。
“我想要辆更快的马车。”简短一句,却包含了两个信息,一个是“更快”(Why),一个是“马车”(What)。
所以我们要利用黄金圈思维,探索最核心的“Why”层,也就是像马斯克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去探寻事物的本质。我们先放下现在正在做的产品形态,去思考做产品的底层逻辑。产品是需求的载体,但客户的需求太多了,如果我们不能去伪存真就很难抓住核心,那么客户最本质的需求是什么呢?其实就四个字:“降本增效”!
降的什么“本”,增的什么“效”?
本:人力成本、时间成本
效:效率,但还有我们经常忽略的也是客户最关注的效益。
信息化或者数字化产品本身对客户来说也是一种成本,采购成本、使用成本、运维升级成本,所以客户当选择这类产品,一定是要在降本增效的结果中去比较,只有这块的价值远大于这个产品的成本,这才是产品推动的最基础的东西。
三、错维竞争
实现错维竞争就是要独辟蹊径,差异化定位,当别人认为我们是做软件的时候,我们自己定位成互联网公司,我们用资源和运营而非产品和技术来竞争。
另外错维竞争的维度往往不是自己的强项,所以错维竞争并不是自己跑到别的赛道上,而是通过合作协同,整合别人擅长的业务,形成新的维度。
对于产品经理,我们往往擅长从产品功能上来满足需求,而且大部分都是使用者的需求,而不能从自己的维度里跳出来,看客户的本质需求并寻求方案。我们往往喜欢从产品功能上找差异化,做创新,而忽视了错维才是最大的差异化。
读后感:错位竞争,骆驼,曾调侃自己是产品圈里擅长摄影的产品师,是摄影圈里面擅长写作的摄影师,是文学圈里擅长设计的写手。看似玩笑的一句话,没想到这,些给我莫大的惊喜。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