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原标题:如何建立作品集并得到一份UX设计师的工作?——工具、过程,建议和技巧。(内附行业网站)
自译,文章很长分2部分发,这次是上半部分,希望对想入行UX的朋友有所帮助
下篇:http://www.ui.cn/detail/390594.html
2017年9月我决定成为一个产品设计师。由于一些原因,我有两个月的空闲时间。这意味着我有2-3个月的时间来找工作,所以我需要有策略的学习。
我有两年多的业务经验,之前工作的一部分涉及UX,所以我决定将精力放在学习用户体验设计。为了专注的准备,我暂时放弃了UI设计相关的内容。在做出这个决定差不多两个月后,我就得到了一份初级UX/UI设计师的工作。
从基本没有相关知识到达到能够工作的水平,我用了一个半月,这期间每天学习6-8小时,所以一共用了250-300小时。本来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面试,但我明白发送简历的最后机会是十一月中旬。在这之后,所有人都会将注意力放在圣诞节或者Q4和每年KPI,到那时就业机会将大大减少。
这篇文章总结了我所使用的资源、采取的步骤以及我从UX作品集中逆推得出的结论。有些地方不全面。如果你是初次接触UX,若有不熟悉的术语,可以去搜索以深入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是概述我一路走来的过程,分享我的建议和技巧,让你快速了解我转行经历中得到的经验。
作品集
作品集非常重要。转行的思维转变会让你觉得混乱:你需要补充很多知识,而且经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一些看不到实质性成果的事。“创建作品集”这件事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也可以看成一个学习的目标,因为:
开始的时候最好去多找一些好的作品集来看。 Medium 里有很多 how-to 类文章的资源(例如“How to build your first UX portfolio”, “How to get a job in UX”等),还有优秀作品集盘点类文章。
作品集中应该出现什么?
有2到3个案例研究就好,其中应当包含你的“思考”和“产出”。案例研究中必须出现对你的思考过程的描述。相比之下原型图是次要的。UX作品集(或者UX/UI作品集的UX部分)需要能表现你的思路:为什么你做出某种决定?为什么你选择一个选项而不是另一个选项?UX设计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基于数据、研究、来自客户的信息)做决定并对其作出解释。我有时会检查初学者的作品集或审查简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没有描述出自己的思路,所以不可能评估他们的思维方式,猜测这个人是如何应付日常工作的。一个好看但不易于阅读的用户流不会提高你在一个重视提供坚实用户体验的公司中的受聘机会。
如果你害怕写作,请记住,这是澄清你的想法和决定的最好和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当你写作时,你有时会发现新的视角或者作出更好的决定,所以你应尽快学会如何描述你的项目。
那么,UX作品集具体都应该包含什么呢?
当然这要分情况,根据我制作作品集时的分析,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最为常见的内容:
通过定义这些内容,我们得到了一个非常清晰的学习计划。我的作品集放了2个案例研究,其中包含了上述所有内容。第一个案例描述了创建一个新的Android端app的过程,第二个案例是一个以内容为中心的网站重设计的过程。
项目灵感资源
每周UX挑战(http://weeklyux.co/)——这是一个通过邮件发送UX任务的挑战。我参加这项挑战不仅仅是为了熟练应用设计工具(这些很快就可以学会)—— 值得一提,我作品集里的一个案例研究就是其中一个挑战进行了少量修改的版本(一个关于自行车共享的app)。
每周产品设计练习(https://productdesigninterview.com/weekly-ux-product-design-exercise)——每周一封邮件,包含来自不同公司的招聘测试题。我找到工作后两个月才发现这个练习,非常后悔为什么我在找工作的时候没能遇到它。
案例研习俱乐部(https://www.casestudy.club/)——这可能是最好的设计方案研习集合了。可以带给你很酷的灵感,作为学习材料非常好。
另外还有:Behance(http://behance.net/),Dribbble(https://dribbble.com/),Product Hunt(https://www.producthunt.com/)
数据资源——调查,用户测试,访谈
市场调查和公众意见问卷调查会成为你新的好伙伴。并没有绝对正确的规则,你需要根据你的国家、兴趣等去寻找资源。也可以考虑竞品分析,在很多UX作品集中都有竞品分析相关的内容是有原因的。尤其是我们在已经饱和的市场中创造新产品,或者当我们没有太多关于市场和目标用户的信息时会很有用。在竞品分析的案例中,网站评审(review websites)显然是最重要的,也可以使用 SEMRush(https://www.semrush.com/) 检查关键词、使用 SimilarWeb(https://www.similarweb.com/) 分析竞品网站以及使用 BuffTee(https://builtwith.com/) 查看他们使用的工具。如果你的网站服务于美国市场,InfoScout(https://infoscout.co/) 是获取相关信息的好地方。也不要忽略 QuoLa(https://www.quora.com/) ——在这里寻找能应用在你的分析中的竞品公司的文章吧。
用户调查
说起有关用户研究的书籍,我使用的是一本由Iga Mościchowska和Barbara Rogoś-Turek所著的书(https://ksiegarnia.pwn.pl/Badania-jako-podstawa-projektowania-user-experience,309854241,p.html)。但可惜只有波兰语版本,不过我也推荐这些书单:
Top 10 Books about UX Research from Adobe(https://theblog.adobe.com/top-10-books-ux-research/),
UX Books on Research & Strategy by UX Collective(https://uxdesign.cc/ux-books-on-research-strategy-97d65c2ff5b).
这些也是我“读过”或者“正要读”的书。你可以找到大量关于不同研究方法的文章(例如UX设计研究的速成课程 https://uxdesign.cc/a-crash-course-in-ux-design-research-ea00c3307c82)。我只关注那些最简单的方法,即使有时侯它们并不严格遵循方法学。
问卷调查:我觉得这一点无须赘言,网上就能找到很多指南。
工具: Google Surveys(https://www.google.com/forms/about/), SurveyMonkey(https://www.surveymonkey.com/), Typeform(https://www.typeform.com/)
访谈:收集更深层次的、定性的知识和了解用户的偏好、行为和意见的好方法。Facebook是就求职者应聘的好帮手。你可以充分利用主题小组、朋友的朋友或只有最坏的情况——你自己的朋友。具体做法是,用问题写一篇文章。例如,我想知道关于单车方面的事,就会提出这些问题:人们使用自己的单车和城市单车的频率如何?他们是用来娱乐还是在户外消磨时间,或是把它们当作公共交通的替代品?这种方式在方法论上可能不合理,但你能够问出问题并认真对待用户研究的态度可能比严格遵循方法论更重要,至少在用户访谈中是这样的。
游击式调查:简单说,游击式调查就是随机挑选路人或是咖啡厅里的顾客,问他们是否愿意回答一些问题或者帮助测试你的原型。我认为这种形式的调查成功与否取决于你们那的文化。我就没试过在波兰进行这种调查,因为我觉得无法达到期望效果,但是在面试的过程中,面试官很欣赏我对替代方案和低预算的调查方法的知识。
Google分析:对现有产品进行重新设计的时候,理想的场景是能够访问Google的网站分析。我强烈建议让那些拥有自己的网站或app的朋友与你交换访问Google分析的入口,以得到新项目的分析、报告和/或建议。
如果你没有用户分析的经验,可以在Google搜索相关免费课程(https://analytics.google.com/analytics/academy/)。
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集合你的目标用户的特质和特征而创造的一系列想象人物。关于用户画像的文章有很多,例如UX Designer’s 5-minute Guide to Lean Personas(https://www.uxpin.com/studio/blog/ux-designers-5-minute-guide-lean-personas/)。确保你的用户画像是为UX服务,而不是为了营销和销售。
小建议:如果用户画像描绘的不是产品的“理想用户”,效果会更好。创造用户画像的意义是我们在设计产品时候可以一直在心中对照用户的需要。应该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特点来创造一个真实的用户形象。可别像我之前一样,创造了两个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骑单车的用户。这样的东西没人买账。
用户流
用户流可能算得上是我最喜爱的UX设计工具,但同时也是设计过程中最难的环节之一。由于它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如果是第一次做,建议你不要从非常复杂的项目上手,尤其是时间不太充裕的时候。
用户流可以帮你梳理出产品的功能和功能之间的联系。它的目的是确定用户可以通过哪些路径来导航app和找到特定的功能。它也是帮助找到你思考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点的一个不错的工具。在实践中,我认为有两个主要的流派:一些设计师选择创建简单的流程图,另一些会将全部界面组建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网。这里我更推荐流程图——界面网状关系图更适用于辅助后期的项目开发。我知道界面关系图看起来会更专业,但实际上,用户流应该存在于着手界面设计之前。
清楚地描述功能非常重要,所以你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用户可以采取的动作上,而不是在你想创建的界面上。界面数和界面上的功能数应该由用户流决定,反过来就不对了。
小建议:如果你在创建用户流时遇到麻烦,或是你的流程图看起来差强人意,可以把它们全部写在即时贴上,并贴在白板或一张大纸上,并将它们连线。然后重新进行组织直到每条路径都能走通。听起来像是一个基本的建议,但在实际应用中,它节省了大量反复擦写的时间。重要:可以将草图和白板的照片作为思考过程的一部分放在作品集中。
工具:draw.io (http://draw.io/)——一个完美的,易于使用的免费工具,用于创建数字版本的流程图。我一直在用它。
(TBC)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