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产品信息架构的全部流程(千万级产...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
  • 经验属性原创文章
  • 经验版权署名
89 0 0 2023-10-07


首先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背景:

这是一个已经很成熟的金融产品,且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该产品在10.0版本升级之后,要进行下一步迭代升级。【如何确定下一步迭代方向?如何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以此展开探索。

10.0版本更新思路及内容:https://www.ui.cn/detail/619950.html?nopop=1


1.1:问题收集


用户反馈是收集问题重要来源,收集的渠道也多种多样,此次用户反馈收集渠道主要有:

1、公开渠道:app store、各应用商店用户反馈信息。(https://app.diandian.com)

2、半公开渠道:千人体验群

3、内部渠道:平台用户反馈、用户投诉、客服咨询

在问题收集过程中将多个角度的评论,进行拆分,所反馈的信息以便利贴的形式呈现。

收集的目的:获得用户反馈的原始数据



1.2:问题归类


整理好卡片信息后,以亲和图的形式将相同类型的卡片进行归类,归类的时候可以考虑:

· 几乎相同的反馈

· 相同领域的反馈

· 相同模块的反馈

其中把纯吐槽类(没有详细描述)、纯bug类(不再此次统计中)、产品建议类(受公司决策影响较大,视情况而定)进行有效筛选。

为了方便区分,整理原始便利贴的时候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这样便于查看

归类的目的:整理用户反馈问题的方向及潜在机会点的挖掘



1.3:问题聚焦


把用户反馈的原始卡片进行分类,把具体问题聚焦到产品方向上,并提炼出出占比。

用户意见收集为避免用户提出问题的局限性,一般不会直接采用单个或多个用户反馈,而是形成一定的比例,对产品现有问题的一个初步了解。

聚焦的目的:为避免对单一反馈的局限性,从整体对现在产品的一个了解。并且聚焦的问题可以形成主题,为之后的访谈找到方向。



2.1:用户访谈


聚焦问题只是找到了问题方向,但缺少环境因素,还需要通过访谈对问题进一步验证。围绕着【什么人? 什么时间?  什么样的目的? 做什么样操作?得到了什么反馈?造成什么样的感受?】为中心展开访谈。结合用户的具体特征及使用场景,挖掘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客观的对问题进一步收敛和更深入的洞察。


用户访谈的目的:验证已经得到的问题,并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



2.2:访谈脚本


这里采用的是半结构式用户访谈,具有一定的访谈提纲,访谈提纲是根据访谈目的进行问题发散,根据用户的使用软件的情况围绕着此次访谈的主旨进行问题假设。


制定访谈脚本的目的:方便访谈更加灵活的进行,也确保访谈方向的一致性。



2.3:用户访谈


在用户访谈的过程中制造轻松的谈话氛围,避免提问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也避免在交流中让用户了解到自己的访谈意图,导致用户回答不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

用户画像具像化:使用户更加情景化,挖掘具体情境下的痛点。


2.3:规整访谈寻找根因


整理用户在具体使用情境下的痛点,并从多个维度确认此次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因。比如

此次问题聚焦时发现很多用户的指向是每个功能都很重要,未做等级区分,所以造一级内容的堆积,解决思路是按照用户对功能和内容的理解重新梳理信息架构,重新设计导航系统。

寻找根因目的:验证已经得到的问题,寻找存在的根因,并寻找解决方法。

——  以上流程明确此次更新内容  ——

反馈收集:对现在产品有有个初步认知,发现存在的问题

用户反馈:验证已经存在的问题,梳理具体使用流程下的痛点,量化问题的严重程度,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


3.1:对产品架构进行梳理


对本品及竞品的信息架构进行梳理,总结出共性及差异性,用来分析产品的优势及劣势,为产品功能及用户体验设计提供参考。

做产品规划时,通过分析竞品,可以学习对手的优势、避免对方的短板。也可以查阅在同样痛点的前提下,竞品是提供的是怎样的解决思路,拓宽自己产品思考维度。


3.2:对竞品功能模块进行分析


对层级模块拆解,分析产品结构及框架层的差异。梳理本品,可以分析产品潜在的问题及痛点;梳理竞品,可以分析竞品在面对同样的产品痛点时,是怎样的解决思路?


梳理本品的过程中,对本品有更清晰及准确的认知,把用户的反馈进行可视化。带着同样的问题梳理竞品,探索竞争品的解决思路。例如:梳理本品后,发现一级tab列表下的内容有较多的重复性。 梳理竞品时,发现一级列表下尽量避免内容的重复。


4.1 多维度确认最终卡片

通过多维度分析,对现有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及筛选,此流程由产品经理参与决定。主要维度由数据埋点及竞品分析决定。如数据不理想、竞品均没有此模块且无其他维度优势,对此模块进行层级弱化。

可设多个筛选维度,进行多角度分析:

例如埋点、竞品分析结果、行业背景、自身产品优势等…


重新定义卡片,卡片颗粒度根据本次迭代目的决定。此流程由产品经理与部门经理共同参与决定


——  以上流程确定了产品基础架构  ——

通过本品及竞品的框架流程、功能对比、自身产品的数据买点,确认最终一级架构功能。


5.1:对产品进行信息架构梳理


对信息架构分类这里采用的是开放式卡片分类

卡片式分类能够提供非常精确、颗粒度非常细的数据结果。参与对象源于现人群包,且符合此次版本升级的主旨。(结合本次主要优化内容及竞品分析定义产品模块的颗粒度,进行卡片分类。)

参与对象主要分为两类:偏股票投资和偏基金投资。偏股票投资用户是现在人群包占比最多,而偏基金投资用户是产品规划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基金用户,这两种对象对调研都非常重要。



5.2: 原始卡片归纳


根据测试用户分类的结果对原始卡片进行汇总,就形成了产品基础框架的初步归类,即初步信息架构。(该步骤由部门领导及产品经理共同商议决定)

——  通过卡片分析法进行卡片归类 ——

采用的是半开放式开篇归类,一部分卡片找到了归属,一部分卡片没有归类。没有归类的卡片通过可用性测试确定最终归属。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全部评论:0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