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求职作品集,作为一个展示设计师真实水平的工具,事实上很多设计师都没有理解它的设计方法,反而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地使用模版套用。这样的结果导致现在设计面试官打开一份作品集的时候,都心生畏惧,因为很多设计师都会设计得特别臃肿,而且同质化特别严重,阅读起来特别难受。
今天分享的这个求职作品集,是以我向阿里健康「用户体验设计师」这一岗位的投递作为真实案例演示,告诉你一个求职作品集的设计过程,帮助你掌握一套求职作品集从0到1设计的方法,和过去臃肿、模板化的作品集说再见。
求职作品集设计方法详细文章:
https://www.ui.cn/detail/638771.html?nopop=1
我个人喜欢这种,现在很多作品集上了至少20页都看不到设计这的作品,会让人失去耐心。所以我在设计作品集的时候,考虑用这种方式,简单明了。单独项目值得分析的,会附上思考过程和详细说明,没有完美的,只有适合的。
@我是严哈哈: 第五条,作品集并不是简历,简历是HR来筛选,一般时间为在10秒内,HR会根据这个人的介绍看看是否吸引得住他,是否初步匹配。观看作品集的阅读者,一定是和设计岗位相关的负责人,我不认为前端会去看一个设计师的作品集。最后,也许是这份作品集的教程和作品没有关联起来,如果有兴趣,欢迎阅读这篇教程(https://www.ui.cn/detail/638771.html?nopop=1),再次感谢你的评论和建议!
@我是严哈哈: 非常感谢你的评论,我觉得你提到的五个点都值得深入讨论。第一点,这个简历的设计形式看上去好像简单,但我觉得制作成本并不低,因为这像一个商业项目从招聘方的需求进行推导(我认为招聘方的需求才会决定作品集的内容,而不是我做好一份作品集投递给招聘方),最终拆解出他的需求,再制定作品集内容;或许你是觉得视觉比较平淡,我不反驳,但我觉得恰好适合。第二点,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加上链接确实相得益彰。第三点,我不建议加入过多的内容,因为作品集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份PPT,而一份PPT内容数量不宜过多,阅读者不会有那么多耐心和时间去阅读(可参考日本知名作家下地宽也的《你就是干不过做PPT的》这本书的核心观点),这份作品集只是面试前的敲门砖,有很多内容的考察是需要在面试环节去展示的。第四点,我觉得可以加入适当加入,但需要结合作品集的内容数量去设计阅读者的用户体验(易扫原则是尼尔森十大原则的其中一条)。
谈谈个人想法: 1、蛮笼统的表现形式,现在设计圈造假的也不少,这种形式制作简历的成本很低。 2、如果是像您在设计网站有更多作品分享了,这样的简历再附上网站链接,相得益彰。 3、建议简历中呈现“主要项目”设计思路等其它相关内容,便于面试官能够更好的了解到面试者对设计的思考层次和维度。 4、有必要放一些工作中的工作方法等内容,也是有助于面试官对你个人工作能力的判断; 5、很多简历第一道并不是设计师把关,可能是hr、前端等。 以上个人看法,不喜勿喷,欢迎讨论~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