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I-空调模块的思考探索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
  • 经验属性原创文章
  • 经验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12992 5 251 2020-12-23


前言


这篇文章是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些思考,整理思路探索新方向。

第一次做文章类的总结,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大佬们能多多指教。



主要针对的问题是我在发现很多车厂车机的空调模块首页,座椅(风向调节)都占了很大的视觉重心,这点我觉得特别不好,原因是:

1-座椅放这么大,让人第一眼感觉像是座椅调节的界面,但是很多车型的空调模块并没有和座椅调节的设置内容合并在一起,所以很容易引起误解。

2-它没有必要放这么大,这个座椅代表的是空调的风向,风向调节其实用通用的icon就可以清晰地表达。各车厂空调模块其实都有一些比较难以用图标和言语就表达清楚的功能,可否将座椅拿掉,留更多的空间来帮助用户理解这些功能呢?同时风向调节确实也是车内空调模块操作比较高的功能控件,但是是否有更好的表达方式也是我们需要去考虑的问题。

3-它并没有给页面的视觉上带来加分的效果,虽然座椅的塑造手法各异,但是有些座椅的小人仿佛站起来就要去拿奥斯卡大奖。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1-功能梳理       2-功能布局      3-方向探索

首先我想整体整理下车载空调的各功能项,有助于大家有整体的了解,大佬请直接跳过~


功能梳理


1.温度

温度是空调中最重要的信息了,车载空调又分单温、双温、三温的状态

单温区就是全车控制都是同一个温度

双温区是主驾和副驾的温度可以分别调节

三温区是指主驾、副驾、后排的温度分开调节。

四温区是指主驾、副驾、后排左右的温度分开调节。

2.风力

是指出风口的风力大小,一般在车载中会有8级风力。(后排风力有<8级),有通用的风力图标,现有市场上的风力一般做成滑条置于页面下方

   来自Matt_wang 的 4air Condition

3.风向

风向一般就是吹脸、吹脚、前除霜、后除霜(有时也用“REAR”后挡风玻璃去雾)、以及他们之间的组合,比如吹脸+吹脚,各个车厂的组合模式可能并不一样,一般做成座椅样,通过座椅前方的”风“的颜色来判断具体的模式。

前后除霜一般用于车内外温度差较大时,后除霜(有时也用“REAR”:后挡风玻璃去雾)。

但是特斯拉Modle 3的空调吹向不仅可以调节纵向风向操控,还可以具体控制吹横向吹向(比如双指捏合,风向汇总),在功能和交互体验以及视觉呈现上个人感觉都做的很棒。

来自Sun Danyang 的K-Radio HMI Design


4.AUTO

空调的自动调节:在开车过程中设定好温度,其他的就不用管,风量和风向会自动调节,也不会出现前挡起雾的情况。在页面上一般也是直接以英文的形式显示。对于这一点,可能是一种用户习惯,在稍旧些的车型上,液晶屏的使用没有那么广泛时,空调调节的各个按钮都以物理按钮的形式存在于中控屏的下方。所有的按钮图标都是英文的形式,类似的还有:DUAL和A/C(制冷),但是显示在仪表屏上的时候,我觉得用“自动”、“制冷”这样的中文会更加合适。因为在仪表屏上不需要考虑物理按钮无法在国内外无法更改的情况,一张切图就可以提升用户的辨识,降低学习成本。


5.A/C

A/C是空调(air condition)的缩写,理解为空气控制或空气调解,它通过空调压缩机的不同运转方式来达到制冷或制暖的目的,因此它有制冷和制暖的双重涵义。但在汽车上,由于车载空调的制暖是通过发动机冷却水的热量和玻璃加热丝的热量来完成的,因此A/C就只有制冷一种涵义。

MG HS AC Panel Concept by Alex Wang


6.内外循环

外循环:夏天暴晒的情况下,首先打开外循环,排出车内热气,这样可以减少空调的负担;抽烟的时候打开外循环,可以让有害气体尽快排出,以免影响乘员健康;新车买回来之后,先使用外循环,促使车内有害气体尽早释放。

内循环:堵车的时候,切换到内循环,避免尾气进入车内;大多数短途驾驶的情况下,使用内循环会更省油。另外,跑高速长途驾驶的时候,要定期切换外循环,保持车内空气新鲜,防止因为缺氧导致驾驶员注意力下降、疲劳驾驶导致发生事故。

一般车内的空调默认是外循环,所以物理按钮和中控屏上一般只有内循环图标的显示。有些车上也会以“AQS”体现



7.DUAL

DUAL,字义翻译是双重的,是空调的分区控制键。某些车用ZONE(地区,分区),SYNC(同步),都是同样的功能,即对车内温度进行分区控制(单温、双温、三温),一般车机上没有通用的图标使用,都是直接使用英文字样表达,但是在特斯拉Model 3中,使用了“自动”,使用户更容易理解功能释义。


广汽传祺GM8 2019款 320T 至尊版



8.负离子

空气负离子,又称“空气维生素”,它如同阳光、空气一样是人类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科学研究表明:负离子在空气中的含量是决定空气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空气中含有适量的负离子不仅能高效地除尘、灭菌、净化空气,同时还能够激活空气中的氧分子而形成携氧负离子。通常,车载空调面板上会有单独的开关,图标形式不太统一,一部分车也将此配置集成在香氛系统中。


9.空调开关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功能布局分析


1-功能布局分析


做HMI界面与做手机端app或WEB有很大的不同。驾驶的特殊性,危害安全的特性,要求设计师要考虑到用户在使用时的驾驶舱内舱外的环境,驾驶员与车机发生的复杂的交互行为,比如,方向盘和刹车油门。要更多的考虑在这个固定的使用环境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驾驶员与车机能更好的“沟通”,交互由三部分构成。首先是使用者,即目标用户;其次是内容;最后一个部分是连接用户和内容的媒介,即界面或者系统。在这三者中,交互性的好坏体现在媒介中,但交互设计的本质还是使用者。

我选取了几款市面上不同类型的几款车型,对他们的空调界面中的功能布局和视觉塑造方面进行分析,在功能和交互上,由于造车行业的特性,因为牵扯到硬件设备的配备问题,所以暂不深入探究。

哈弗H6  2020款 2.0GDIT 自动GT劲擎版


BEIJING汽车  BEIJING-EU5


吉利缤越   2020款 PRO 240T DCT猎手


这三款车型的空调界面不管风格是偏扁平还是质感,对位于中心的风向调节都下了较大的功夫,使人第一看的视觉落脚点就是位于中心的人物/座椅,温度位于页面两侧,其他功能图标整齐得排于页面上部或底部。也都有物理按钮的辅助。


总的来说,我认为传统空调界面有以下几个问题是有优化和探索空间的。

1-操作方式复杂繁琐。有横向的拖动控制控件,有纵向的拖动控制控件,同时也存在点按,滑动等的操作方式。

2-功能设置晦涩难懂。尤其是某些英文缩写的功能项,如果是主驾正在开始但是需要精细调节空调时,副驾如果没有驾驶经验可能很难帮的上忙。

2-风向调节(座椅)功能页面占比太大。虽然风向调节确实是一项高操作的功能项,但是页面占比仍需斟酌。


2-传统大众的空调界面

3-较为新颖的空调界面


信息可视化具有简介,清晰,流畅,少字,吸引人这五个特点。这张空调界面的优点就在于功能布局简洁清晰,没有了冗杂的操作方式。重点操作的功能项也有很好的突出,同时去掉一些不必要的视觉装饰,页面的可操作性非常的棒。


特斯拉的空调模块的优点有很多,比如将三维模型和动态展示效果做到了很好的结合,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使用空调模块复杂的功能项,在风向的调节方式上也有创新的地方,有更好的沉浸式体验。同时功能布局也有非常合理的优化,将SYNC按钮使用“同步”去表达,非常易于中国用户去理解。同时它的空调模块嗨设置了爱犬模式,非常人性化。


方向探索



来自bilibili备胎说车

车载交互界面的使用者最关注的问题有:车载界面的可用性,与手机的互联性,车载界面的功能性等等,但是实际中设计师在设计时关注更多的是外观与内饰的融合性,工程上的可行性,以及功能卖点的宣传性等等。


空调的自定义模式

家里有只和空调绑定了的天猫精灵,在深圳每天回家推开门,还没来得急开灯就先要喊:“天猫精灵,打开空调。”,然后就躺尸在沙发上准备让空调的冷风逐渐将我冷冻。但是天猫精灵开的空调并不冷,温度每次都在25°。之后我只能到处寻找遥控器:“温度调到22,制冷、上下扫风+左右扫风、速冷!!!  强劲!!!” 然后再躺在沙发上感谢发明空调的伟大神明。之后每天,都是这样。

为什么天猫精灵和空调遥控器就不能一键切换到我平时习惯使用的设置呢?我每天回家寻找遥控一顿操作也挺累的。那这个需求是否也是驾驶者的需求吗?这个功能是否也可以用于车载空调系统上呢?在车内驾舱的使用场景中,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当天气温度没有太大差别的时候,使用的空调模式基本也是相同的。所以能否在空调模块中加入常用的模式调节,既能一键直达,减少操作步骤,也能满足细微调整,根据车内的不同场景去做相应的调节。


空调的控件操作方式的整合

传统空调页面之所以把风向功能放那么大,肯定是用户较为常用的功能。但是传统空调界面的操作方式过于复杂也确实是一个弊端(有横向拖动,有纵向拖动,也有点按,滑动等)。如何遵守用户的操作习惯去优化也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问题。


空调模块的三维造型应用

空调模块的功能设置是涉及到全车的,包括前后排风力风向的控制,也可能包括座椅子功能项的调节。所以如果单用一个角度的视觉图形并不能很好很清晰的传达功能项的作用,因此借用三维模型的辅助就显得很方便便捷。不仅是车模型的视角功能切换,我觉得三维模型在车载界面上应该有更多的运用,它的优势很明显,一是能节省视觉方面的工作量,因为车内的各模型都是造型部门做好的,我们在他们输出的渲染图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视觉加工即可,二是三维模型表达的更加清晰和个性化。风向的显示直接从排风口做差异化的效果,清晰直接一目了然。

视觉效果塑造方面我觉得三维模型也有可发展的潜力,例如近段时间很流行的清透的 玻璃质感的三维塑造我觉得就很适合空调模块的运用,空调模块给人的印象肯定是清新透气的,质感太偏向金属会觉得油腻,玻璃的这种质感传达出来的就类似空调,当然具体的设计风格还是要依据本身。


空调模块控件的动效设计

各个模块的动效的表现都应该重视,但是空调模块应该更加重视,毕竟这是一个功能复杂还有不少晦涩难懂的功能按钮。若是能在三维造型的基础上加入动效设计就更好,不仅是在模型场景切换的时候想要用到,风力的大小调节,风向调节,前除霜,后除霜,车内空气质量的变化,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动态效果去更好得传达,但是太多肯定会让人目不暇接。所以动效展示的功能控件和展示效果是否突出也是需要我们仔细去考虑的一方面。



参考文献:


客车空调系统的设计特点和发展趋势

基于信息可视化的车载交互界面设计研究_马江慧

新能源汽车时代车载HMI交互界面发展方向的探索_郑博伟

基于信息可视化的车载交互界面设计研究_马江慧

车载智能多媒体系统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

基于心知模型的电动汽车远程控制手机APP界面设计研究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全部评论:5

  • 2022-10-04 15:51

    想请问一下参考文献都是在哪里zhao到的呢????

  • L_先森

    2021-10-15 14:39

    @森林吧: 写的挺不错的,最近刚好要做这个空调的功能,解决了,get

  • 心安的随身笔记

    2020-12-23 18:54

    虽然我看不懂但我知道这很牛逼

  • 森林吧

    2020-12-23 10:20

    第一次写文章类的总结,希望大佬们轻喷,多多指教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