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这是咩咩的第 1 期分享
「全文2107字,大概5分钟就能看完~」
文末有干货总结-一定要滑到最后哟~
创作者们最恼火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作品被抄袭,抄袭者的手段可以说是花样百出,防不胜防,低级一点的直接照搬原作品,高级一点的抄袭元素、拼接内容,更为隐蔽的还会进行改头换面的“洗稿”。
自己的作品被抄袭了,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先去质问抄袭者,让对方删除文章,然后再谈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大多时候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会给日后的维权造成极大的障碍。
如果你曾经和抄袭者沟通过,那你肯定领教过他们的嘴脸:
“怎么不是你抄袭我的?”
“你怎么证明这作品是你原创的?”“我的作品跟你的作品哪里像了?”……
这些看似无赖的话语,其实直击了几个痛点:
怎么证明自己是作品的创作权人?
怎么证明自己的作品创作在先?
怎么证明抄袭者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实质性相似或者相同?
这几个问题是一环扣一环的,如果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是作品的创作者,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作品创作在先,那么即便两幅作品一模一样,也不能认定对方是抄袭的。
所以,原创者对自己设计作品创作权的保护和维权也应该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的。
01 首先,证明自己是原创者且自己的作品创作在先
目前最为保险、正规的做法就是在作品创作完成后,直接到“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网站上申请版权登记,但这种方式一般耗时较长,还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多是商业应用的软件、书籍的著作权人。
还有一种较为方便快捷的做法,就是通过“时间戳”技术给自己的作品确权。“时间戳”是在作品的电子文件上附以国家认可的准确时间,来证明作品是何时完成的,以保证原创性。“时间戳”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案例予以认可,而且认证时间很快,价格低廉。
有没有完全不花钱,还能达到上面证明目的的手段?
其实也是有的,可以参照“挂号信”的方式,把完成后的作品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直接发送给自己的邮箱,然后让邮件一直处于待开启状态,其实也能起到相应的证明效果。
02 证明了自己是原创者后,还要证明对方存在抄袭
如果说对方是直接生搬硬套的低级抄袭,那么这个问题上不存在障碍,对方也很难抵赖。但如果说对方只是抄袭了部分元素甚至还通过重新编排、拼接的方式把作品“洗”了一遍,这样再认定起来就困难多了。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问题,如果和抄袭者直接沟通中对方不承认抄袭,并且删除了抄袭的文章,那么原创者后续如果想要起诉索赔的话,就会因为无法证明抄袭而不被支持。
因此,遇到抄袭后,除了要保存自己是原创者、自己的作品创作在先的证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保存对方抄袭的证据。
碰到实体出版物的抄袭现象,只要购买一本出版物就可以保存相关的证据。
但现在的抄袭行为大多出现在网络上,例如公众号、微博等。此时,就要通过截图、录像等方式保存对方的侵权页面并通过公证部门直接进行在线公证等方式保存证据。
03 有人“免费”帮你打官司,还能获赔数千元甚至更高的赔偿费用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了“高昂”的律师费上,既想得到律师的帮助,又不想花钱,到底有没有这样的好事呢?
答案:是有的。
与其说是“免费请律师”,实际上是律师费由“别人”帮你埋单,对你来说结果就是不用付律师费。这种“免费请律师”的操作是有法律、法规等明确规定的。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九条,为制止侵权行为支出的合理费用,包括律师费在内最终都可由败诉方承担。
设计师的作品被人抄袭了,你的商标被人冒用了,或者你的发明专利被别人剽窃了,那么你就可以“免费请律师”了。
# 法律条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六条规定:“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包括权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具体案情,可以将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计算在赔偿范围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规定:“《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包括权利人或者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和案件具体情况,可以将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计算在赔偿范围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根据权利人的请求以及具体案情,可以将权利人因调查、制止侵权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计算在赔偿数额范围之内。”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方法暗含着一个前提条件——案件首先要胜诉。也就是说,在这些特定案件中,只有打赢了官司,法院才会让对方帮你支付律师费。所以在起诉之前充分、准确地评估案件的胜诉概率也是非常关键的。
最后啰嗦一下:
大家以后养成一个好习惯吧:把完成后的作品作为电子邮件的附件,直接发送给自己的邮箱,然后让邮件一直处于待开启状态。也不费事,但是却能给自己一个保障~
最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很省事方便的路径:
登陆UI中国——版权注册 ,就可以了解版权保护的服务啦~
本文部分法律知识参考隋兵老师的书《学点法律,避点坑》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