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闲谈04丨iOS、Andriod...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
  • 经验属性原创文章
  • 经验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5777 32 124 2017-09-17

iphone X如约而至,外观上和谍照一致,没有惊喜也没有意外。但是发布会当晚看到半夜三点的我还是有点小激动,激动的是苹果在全面屏上探索出的交互手势,这让我看到了iOS和Andriod在未来交互能达成最终统一的可能性。


关于iphone X的槽点实在是太多了,在这里就不说了。这篇文章不是一个评测,大家具体可以参看google交互设计师Riceman的知乎回答:

Riceman 米饭侠:如何评价新版 iPhone X 的设计规范?


大家知道都iOS和Andriod的手机的交互手势是不一样的,而且数以千计的众多Andriod厂商每家都自成体系,谁也不遑多让。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以下论点不能代表全部几千种Andriod交互,我只是大概囊括,然后说一下未来趋势,所以你们不用举反例了,我也知道反例肯定有并且很多…)


首先,手机这个设备的外观从大的历史背景下看本身就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它必须手持的特性注定了哪怕做到手感再好,再圆润,再轻,它本质上从触感来看都不如手里没有东西来的好。手机它和很多工业产品不一样,比如沙发,椅子的设计,本身是为了让人的某种姿势更舒服。而手机本身是一种功能性需求产出的产品,你们观察一下每天自己用手机的姿势,单手情况下,是个手指和掌心做支撑,靠一个不太灵活的大拇指完成操控的行为本身就很蠢,如果你是双手用户那么你可能需要花一只手持握另一只收点击,或者两只手持握然后两个大拇指点击,本身是一个很蠢的行为…(这里有一个笑话,说是如果手机出现时间足够久,未来人类进化的趋势之一是大拇指越来越长且灵活,当时国外还为此配了一张图特别搞笑,有趣的读者可以去搜一搜。)


既然手机本身就是一个不易用的设备,但是我们都很需要它,所以工业设计上就做得越来越轻,设计了各种圆角弧度,为的是让它持握越来越舒服。关于大哥大和翻盖的时代我们略过就不说了,从触屏时代开始说:


触屏时代伊始,我们的偶像Steve Jobs认为,最适合人类手持的设备应该是iphone4的尺寸,主要是因为在iphone4的尺寸下,我们单手手持的,大拇指正常扫过的面积可以涵盖80-95%区域面积:(下图是右手单手持握的热区图)

Image title

iphone4的时候,满屏触控尽在掌握,用户只有右下角那一点点区域是需要刻意弯曲大拇指才能点击,但是整体来说点击是很舒服的。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行业的兴起,手机已经不仅局限在打电话和发短信这两个功能了,随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和越来越多的app产品开始涌现,我们会发现,这么小的屏幕空间实在是无法承载众多的信息,哪怕这个尺寸操控最合理,但是视觉和娱乐性趋势使得手机屏幕发展变得越来越大。我不知道如果乔布斯今天还在世的话是否会坚持小屏,我们不做假设,只看结论;随着手机屏幕越来越大,人类的大拇指对屏幕的掌控越来越弱,很多地方越来越难以触及:

Image title

从上图来看,这一切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时候呢?来自于2014年的iphone 6,从iphone 5到iphone 6,屏幕常用热区面积变成了70%-80%,这时候产生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iOS UI上的返回按钮在 navigationBar的左侧,屏幕变大了,那个地方不是可点击的舒适区:

Image title

大家要知道,安卓在大屏机发展过程中,交互上比iOS有天然的优势,主要就是安卓底部三个触屏按键里面一定有一个是返回上一级,所以只要保持固有的三个按键形式不变,做大屏交互上就不会出问题,可是iOS不一样,之前的iOS唯一的返回操作全靠唯一一个左上方navigation bar上的返回。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iOS 8系统发布,新加入了两个交互,第一是“双击home键进入单手模式(reachability)”,第二是“右滑返回上一级”。单从这两个交互来看,单手模式(或者说小屏模式)明星不是一个decent的解决办法,而第二个交互很棒,并且从目前来看,已经彻底变成了所有苹果手机用户的交互习惯。苹果认为这个用户习惯已经养成之后,在新的iphone X取消了home键,也就是说,在iphone X上,之前双击home的单手模式交互应该是不复存在了。


回到安卓和iOS交互对比的问题上,传统安卓三个底部键,而iphone只有一个home,这是造成iOS和Andriod交互不一致的关键归因。


iOS和Andriod关于“点击"和"滑动"交互异同点,(我个人)的观点简而言之概括就是:


1、双方都都认同点击高于滑动,点击包含滑动。

也就是说,滑动操作能够得到的反馈,点击操作也一定能够获得相同额反馈。这个很好理解,比如app中滑动切换的tablayout,点击相应的tab也可以完成切换。但是从来没听说过什么地方是你滑动能够达到但是点击却不行的。


2、之前的Andriod本意在交互上更加重视点击行为击而弱化滑动,iOS则鼓励滑动交互。

上面结论是相对的,这里并不是说iOS就不看重点击了,点击永远是比重最大的交互方式。

作为安卓用户,你会发现,除了tablayout / segment / (少数)切换bottom Bar这三种情况之外,极少极少用到滑动操作;而相应的,长按操作作为为android的一个基本的标配交互,一直沿用到今天;比如在处理item上面,诸如微信、微博、贴吧等等app中都会有长按操作,而iOS对于与小的item(滑动,编辑等)一般采取滑动的交互。我们在iOS app中除了文本粘贴外,你几乎看不到任何长按交互(3D touch本质是一种用户路径简化你就别抬杠了)。

你看同样是一个隐藏抽屉,安卓大多数就只能点击才会触发,iOS绝大多数都就可以滑动出来。

但是,Andriod本意是这样并不代表Andriod手机开发商们,举个例子,锤子和魅族底部是只有一个按键的,这和传统Andriod不同,所以魅族和锤子的做法是把一个home物尽其用,轻触是返回和指纹识别,点击是回到home,长按是别的不同功能。


3、在未来大面屏手机中,交互会越来越趋向统一。

关于滑动交互,两家不同的是,我个人会认为安卓其实更多的倾向于滑动是一种较为”宏观“的交互手势,但是iOS中的滑动交互不论是宏观(控制bottom bar,控制segment)还是微观(控制卡片,控制item属性,隐藏和新型入口等)都有大量广泛的应用。

随着全面屏手机发展趋势一致,未来交互的发展方向都是去按钮,那么未来,在一块全屏上面的手势又有什么发展趋势呢?我个人的观点是,随着iOS和Andriod手机一步一步去按钮,在交互手势上两方会越来越趋同,既越来越重视滑动手势交互。

从发布的iphone X上看,大家看看这个苹果的全面屏手机设计的滑动控制全局的交互: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这里面有一个gif我没找到,是那个底部的条,左右滑动可以直接切换后台app,也就是说我们再打王者荣耀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微信,我们可以直接滑出来回复马上再滑进去继续游戏。


也就是说,从全面屏的这一部手机开始,苹果把应用切换、应用退出、这两个操作系统里最宏观的交互用滑动手势去定义。



这几乎是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手机操作系统当中:

滑动手势的地位大于了点击。




滑动大于点击,是今天尤其是全面屏趋势下,手机交互的一个大趋势,为什么我说未来全屏手机下安卓和iOS交互可以趋向统一?


安卓全面屏手机(目前的三星、小米mix)主流的做法是,屏幕底部还有三个虚拟按钮,而未来干掉这三个虚拟按钮形成一块全屏是大趋势,那他们怎么办?



先来看返回:首先安卓用户感知的返回操作一直是底部按键或者左上角返回icon,如果未来去掉底部返回按键,左上角的返回大拇指一般点击不到,在不引入侧边栏硬件的情况下,我能想到的交互方式只有一种:就是像iOS的返回一样手指不断右滑。



再来看回到home:安卓如果取消了底部回到home的按钮,能想到有两种交互方式可以取代,第一种是大概率会采用类似于ipad那种双指pinch的交互回到home,或者是是像iOS全面屏这样上滑退出,当然安卓因为不愿意和iOS采用一样的交互,那我能推测出,全面屏安卓手机在干掉底部返回按钮之后,在不引入硬件的情况下,唯一可能采用的交互就是全屏下滑。(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和iphoneX起码上下雷同。)




综上,美好的愿景是在两年之后,安卓和iOS可以在全面屏手机的交互上达成一致,这样的话,苹果和安卓用户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不至于像今天一样成本这么大。



全部评论:32

  • Hi海哥

    2018-05-10 11:38

    感谢分享

  • Janelai

    2017-10-27 15:17

    @生命之夏: 语音这个吧,还是适合家庭环境使用,例如智能家居啥的

  • Janelai

    2017-10-27 15:14

    想到以前看未来概念视频或者电影,里面的人就是刷刷刷各种滑动拖拽操作科技产品,点这个动作太low了

  • 一小片白面包

    2017-09-27 14:53

    文明的进步总是趋于融合和开放的比如中国的唐朝,所以科技也不例外!最后开放到可以为大部分人类服务才是进步的根本,那么需要的就是达成一致的协议至少在某些可以达成协议的方面,慢慢就会融合进步!这是人类进步发展的趋势~~

  • 生命之夏

    2017-09-27 11:40

    我觉得,技术革新才是交互革新的前提。 正如作者所说的,手机本身就是一个很矛盾的东西。 如果全面屏的技术更加成熟,未来会不会出现小尺寸全面屏手机呢? 比如屏幕几乎和iPhone6一样,但是是全面屏设计,那整体尺寸就会小很多。那大拇指就能覆盖很大的区域。 再或者出现可以变化尺寸的屏幕(折叠屏?或者伸缩屏?)。再或者出现更科幻的展示效果。 也许键盘会回归等等。 硬件技术才是推动,才是内核。 全世界围绕着交互有多少设计师。估计合适的,好用的,基本上都用过了。目前的交互设计就是我们能做到的尽可能的最好的交互设计。为改而改其实是没必要的。 苹果是有创新,但是也有尴尬,具体如何上市后在听反馈吧。不过那个空气刘海是有点不负责任了。美感远不及s8的处理。。。。。不过我还是很期待苹果出一款小屏幕全面屏手机。毕竟市面上,iphoneSE也是唯一的小屏幕手机了。

  • 生命之夏

    2017-09-27 11:32

    @GarfieldChen: 语音作为交互太傻了。。。。。在公共场合的体验简直会哭。 我觉得目前没有大的技术革新之前,谷歌不会做太激进的交互改进。 去掉下面三个按键太傻了,对于安卓交互简直就是灾难。 目前这样虽然不是最好,但是并不差。

  • llaauu

    2017-09-22 15:22

    @llaauu:

  • 焚香煮水

    2017-09-22 14:36

    从底部向上滑动返回主界面,这种交互魅族手机一直在用啊~

  • 倾_听

    2017-09-22 10:49

    我觉得如何把交互做的更适合人会更好一些,举个列子:如果人在手机上的操作能够让手指变得灵活,变得有活性,并且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这样我认为是最好的。大部分的人手指活性已经大不如前了,三十年前任的手指活性于现在普遍人的手指活性相差极大。宏观来说,交互的未来,我认为是返回原本的模样。返按键化,未来会有更多的功能,单单是点击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 Erik FL

    2017-09-21 10:12

    滑动的操作局限性还是很大的,会和很多控件冲突,侧边栏,轮播图,顶部导航,手势密码什么的,一个页面里存在不同的滑动区域实在是让人一头雾水,...我认为即使全面屏的情况下,单手操作依然是主流,我在一个手势密码的界面要返回,难道要避开中间区域去滑动边缘么,这个估计会像三星曲面屏侧滑一样难触发,以前锤子好像有个比较新奇的交互,是按拇指接触的面积定义功能,指尖拉和全部摁住了拉是有区别的,我感觉这个做为一个新途径是有戏的,否则干掉HOME键的结果,就是找另一个途径去放置虚拟键,没有什么本质变化

  • 设计提升学习群431263754

    2017-09-20 16:28

    嗯这样就很好

  • Seany

    2017-09-20 10:15

    @你是自己的英雄: 当然算,魅族的和锤子的,都算是对三大金刚的整合

  • 你是自己的英雄

    2017-09-20 08:54

    魅族的悬浮球算不算一种方式呢

  • GarfieldChen

    2017-09-19 16:57

    @Seany: 三大金刚会被干掉,我也觉得是可能的,但我认为谷歌在未来更有可能是用语音交互来代替,google home在自然语言交互上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等10月4号谷歌的发布会就知道了,现在谷歌是很看好他的那个Google Assistant,不过我更关注的是又 又 又 又有传闻谷歌要和网易合作重返中国

  • Seany

    2017-09-19 13:01

    @骏翊其林: 其实现在背面的指纹识别就是尝试之一嘛,但是毕竟要考虑所见即所得,所以其实不太科学靠背面操作,不过用视觉定位的话,可能是几年之后技术成熟了之后的事情了~ 脑洞不错哈哈哈哈

  • Seany

    2017-09-19 12:59

    @GarfieldChen: 注意看看常规的应用中,都还是有长按的,官方虽然取消了长按,但是,用官方的毕竟很少。 他们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很多人的观点是安卓三大金刚牢不可破,有些人则认为势必会被干掉,个人观点不同,我明显倾向于后者。

  • Seany

    2017-09-19 12:58

    @Aenpai设计: 魅族和锤子都是把三大金刚用一个home表示,我文里提了,但是,就,不,细说了吧 = =

  • 骏翊其林

    2017-09-19 12:46

    现在的全面屏越来越接近全透明机子的未来时代了,也许未来的系统级别操作会放到机子的背面来操作呢?机子正反两面的判断估计会根据特定眼睛瞳孔的EYE ID来源方向,换个方向本来反面就变成了正面;除了大拇指反面还有手持设备时的四个手指,可以充分利用下来操作系统功能,哈哈,脑洞有点大,没收住。。感谢作者分享,此致敬礼!

  • 学习群661690541

    2017-09-19 10:46

    但愿吧!

  • 橘子暖洋洋

    2017-09-19 10:12

    @橘子暖洋洋: N9 的 MeeGo 操作系统,就是生态圈没做好

  • 橘子暖洋洋

    2017-09-19 10:11

    诺基亚N9 的操作系统也是主要依靠手势滑动操作,而且体验也很好,就是诺基亚自己放弃那个系统了,现在小米和诺基亚合作,很期待那个操作系统的回归~~~

  • GarfieldChen

    2017-09-19 09:49

    关于文中提到的item长按操作,其实原生的android取消长按已经很久了,是采用滑动的方式来操作了,可能作者本身更多的使用IOS,没怎么关注原生android的原因吧,其实就只是单单看IOS和原生android的话,其实它们之间无论交互还是视觉上已经有很多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了,只是国内android的情况简直可以说是乱到了极致,各自都在用自己的东西,而且还会在系统里添加各种你这辈子估计只会点开1、2次的应用,还各种后台自运行(这也是国内android手机电池越来越大,但依然用不了1天的原因),作者可以看看谷歌的MD设计规范,你会发现其实谷歌和苹果就是在互相学习,但是我认为将来2大系统在交互上统一的可能性并不高,按照谷歌的尿性,将来我觉得它会更加倾向于自然语言的交互形式(因为它总是喜欢搞一些不太成熟的东西出来让用户当小白鼠)

  • Aenpai设计

    2017-09-18 22:48

    有想过魅族的感受?

  • wang617452873

    2017-09-18 17:42

    转换还有成本一说 那叫习惯 不要天天扯一些没得用的商业用语

  • Seany

    2017-09-18 14:07

    @下海狗狗: 印象中当年有个叫webOS的操作系统就是这么干的。。

  • Seany

    2017-09-18 14:06

    @下海狗狗: 安卓的三大金刚会不会被干掉大家都有争议,但是这个天猫,迟早一定会被干掉 = =

  • 下海狗狗

    2017-09-18 14:00

    @Seany: 安卓早就有很完善的全局手势交互的插件了。可以完全脱离三大金刚,只是这样学习成本偏高。 苹果弄出来的新的HOME键,实质是和安卓的三大金刚没什么区别,苹果依然没做到隐藏和解决空间的目的。苹果之所以这么弄,可能只是不想抄安卓而已。 再举个例子,控制中心和通知中心这么多个版本,终于被苹果不得不都放在全局下拉位置了。 这个当初为了不那么直接被看出来学安卓而故意分开的两大核心模块,今天这么放这的合理么?一点都不合理,有一天刘海也没了,到时候用户又去根据什么去确定这两大功能的触摸位置呢??到时候可能苹果又不得不干脆学安卓给整合在一起了。

  • Seany

    2017-09-18 11:27

    @下海狗狗: 我觉得 三大金刚短期内可能不会被干掉,但是按照发展趋势来说,被干掉是个大趋势,就看有没有更好的交互手法被创新了~

  • 下海狗狗

    2017-09-18 10:59

    再有就是安卓在好多年前其实就有全局手势的交互插件。

  • 下海狗狗

    2017-09-18 10:57

    不觉得安卓的三大金刚会被干掉。。在返回和多任务切换中,安卓用起来远比滑动强

  • 更多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