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步完成APP的LOGO设计方法。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
  • 经验属性原创文章
  • 经验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2958 33 502 2017-05-02



大家都知道,LOGO对于一个产品来说,至关重要。


成功的LOGO可以让用户在短时间内判断你是谁,做什么的,而且区别于竞品的同时,传递自己的品牌理念,让用户达成共识,并进行广泛传播。


那么设计师接到一个APP的LOGO设计需求时,如何避免蒙逼,有理有据的完成设计呢?


下面分享下这周我对LOGO设计流程的思考。一共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提取关键词;2.脑爆LOGO形式;3.确认配色;4.打磨细节。




1.提取关键词


在接到LOGO设计需求时,首先要跟需求方沟通并确认,能够达成共识的设计关键词。


关键词可以从产品属性,核心理念,应用场景,用户群体,情感传递等方面提取。


明白品牌到底想传达什么,这一步很关键。在完成关键词提取之前,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双手,不要打开PS就开撸,那样会导致方向不合理还盲目的陷入细节,最终沦落成天天被改改改的美工。


关键词直接影响并支撑着后续LOGO设计的形式,配色,以及细节处理。因此,尽量避免含糊。


比如,你做的是一款运动类的产品LOGO,那么关键词可以是:


Image title

从这些关键词中 ,去除重叠的,提取出3-4个最能体现产品定位的,同各角色达成一致后,接下来的设计就围绕着它们进行。




2.脑爆LOGO形式


大家常看到的LOGO形式有很多,但通过整体梳理后发现,总的来说就这么几个套路:a.产品名字的首字母/一个字;b.产品全称;c.体现产品核心功能的图形/符号;d.产品名称的形象。


(对了,这个阶段最好使用纸和笔,不然很容易被线条粗细呀,颜色呀等分散注意力...)


Image title



a.产品名字的首字母/一个字


一个文字或者一个首字母作为LOGO主元素的优点是:能够准确地表达APP的应用属性及其核心业务,更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打开你的手机,不出意外的话,至少会有几款APP的LOGO是产品名称的首字母或者产品名字中核心的一个文字。


以一个文字作为LOGO的:支付宝,豆瓣,淘宝,知乎,字里行间,虾米,等等…


Image title

比如,以首字母作为LOGO的APP有:Medium,KRFT,Airbnb,等等...


Image title


它们的logo都是采用自己产品名称首字母作为主要元素,进行变形以达到符合自己产品定位的效果。


像Airbnb的LOGO,看起来很简单,但吉比亚表示,它背后有四层含义。首先,这是一个字幕A,代表了Airbnb;第二,这像是一个人张开双手,代表了人;第三,这像是一个标记地理位置的符号,代表地点;第四,这是一个倒过来的爱心,代表了爱。


Image title


因此,以首字母为出发点,融入产品想要传达的理念进行加工,才是这个设计方式的精髓,而不是不过脑子的甩上去一个字母就ok了。



b.产品全称


LOGO也可以是产品名字的全称。这样做的优点是:简单粗暴,加深用户对产品名称的记忆,不需要对抽象符号二次加工。

比如:得到,简书,小红书,一言,有道,美团,等等...


Image title



c.体现产品核心功能的图形/符号


以体现产品核心功能的图形为LOGO主要元素,优点是:用户第一次使用时,通过图形能够预判这个产品是干嘛的。


比如:VSCO,摩拜单车,百度地图,微信,Foodie,蜗牛阅读,等等...


Image title


像摩拜单车,光看LOGO你就知道跟骑行有关;百度地图,一看就知道跟地理位置有关;微信,采用两个气泡,很明显的社交属性。


相对来说比较有趣的有Foodie,它是一款美食拍照的APP,总的来看是一个相机的镜头,又像一个盘子,上面摆放着勺子和叉子,简单有趣,一语双关。

蜗牛阅读,LOGO采用蜗牛和书的元素结合起来,凸显功能的同时,还传达了自己的产品特色。



d.产品名称的形象


比如:猫眼电影,logo是一只瞪着眼睛猫;企鹅FM,是一只带着耳机的企鹅;印象笔记,是一头大象。


Image title


最初我比较好奇,印象笔记为什么叫印“象”笔记,为什么用“大象”作为主要元素。后来我去Quora上查了一下,是因为美国有句谚语是,“大象永远不会忘记”。非常符合印象笔记的产品定位。瞬间感觉好巧妙。所以可以看出,每一个LOGO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原因,而不是拍脑袋得出的方案。


以上4种方式,是我们常见的几种LOGO设计手法。当然你也可以将不同的处理手法,结合起来进行设计(比如:首字母+功能,产品形象+功能)。但最重要的,选择能够更好的阐述产品定位的表现形式。




3.确认配色


颜色对于一个LOGO来说也相当重要,它承载着针对用户群体的情感传递,以及品牌认知。设计师在LOGO配色环节围绕着前期确认的设计关键词进行,会使自己的设计更有说服力。而不是根据个人喜好去定义LOGO的颜色。


Image title


下面是一些我的手机截屏,因为我都是用颜色进行分类,所以能直观看出,产品属性偏向社交或娱乐类、用户群体倾向年轻、品牌定位是欢乐有趣、聚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群的APP,那么LOGO颜色一般为橙色,黄色等等,这种比较有活力的色彩搭配;


Image title


如果产品属性是工具或者涉及安全类的,品牌定位也是倾向于体现安全、信任、商业,那么LOGO的配色较多为蓝色;


Image title


像比较文艺类的,视频或图片编辑器、酷炫的阅读或书写有装逼文字的轻量APP,比较钟爱黑白色。


Image title


当然,颜色的运用也并非绝对,大家可以多看下色彩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再加上对产品的理解,以及考虑大众对颜色的普遍认知,从而找到最合适的配色方案。




4.打磨细节


确定了LOGO的形式和配色后,接下来就应该“陷入细节”了。LOGO巧妙的细节处理,会让人对他们的产品提升好感度。


在LOGO设计中,常用的协助精确图形轮廓和细节的工具,是黄金比例。从公元前的古希腊,黄金比例就开始被广泛应用,无论雕像和建筑,而记载资料中最早应用这个比例的人是古希腊学者建筑家维特鲁威。现在这种方式更多的运用到LOGO设计,版式设计或者工业产品设计上。


Image title

Image title


黄金比例和几何在设计中的应用,先不说带有争议的美学部分,但就说逻辑性,是衡量一个LOGO是否严谨的重要指标,越简单的图形越是如此。





总结


以上是我对LOGO设计流程的思考,总的来说就是,1.先了解产品背景,提取出关键词;2.尽可能的脑爆不同形式的LOGO,筛选最巧妙的符合产品定位的方案;3.根据产品属性及用户群体,定义配色;4.打磨LOGO细节。


采用这种流程设计LOGO,能够使你从比较广的维度去思考,慢慢聚焦到细节去设计,从而产出一款比较有说服力的设计方案。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在你做LOGO设计时,提供一些方向和思路。


Image title






全部评论:33

  • ai早晚脱发

    2018-04-25 14:34

    @苏大牙: 这也没有露牙啊,换个露牙的

  • 苏大牙

    2017-08-10 18:08

    @N-G: 嗯 我统一转载的

  • N-G

    2017-08-10 11:50

    这篇文章我在其他地方看到过。。。。

  • johnny莫名

    2017-07-18 16:11

    @迷路的麋鹿S: 回答你上一个问题,而不是回答提升LOGO的制作能力,让你提高自己的记忆力,看完整篇文章就能记住就行了

  • 静爷_

    2017-05-13 22:27

    文章很棒,条理清晰,感谢分享!

  • 问我可温

    2017-05-12 11:02

    收藏 学习!

  • 迷路的麋鹿S

    2017-05-08 09:51

    @苏大牙: 没明白提升记忆力对制作logo有什么帮助

  • s_urerus

    2017-05-05 12:11

    说得蛮好的~

  • Ziki47

    2017-05-05 09:29

    思路清晰~对于我这种非艺术出身的设计师蛮有帮助~谢谢!

  • Surge_Jay

    2017-05-04 16:27

    赞~~~~~~~

  • UIsunny

    2017-05-04 11:08

    大神,问一下黄金螺线是对所有的LOGO都可以用来打磨的吗?比如支付宝、简书这种的也可以用黄金螺线去打磨吗?最近想学习怎么去使用黄金螺线做logo,有没有好的推荐啊

  • Toyur

    2017-05-04 10:29

    厉害了,牙姐!头像换的差点没认出来。

  • jongbaker

    2017-05-03 21:52

    清晰的思路,学习了,谢谢苏大美女...

  • Shijingkun石璟琨

    2017-05-03 21:37

    @苏大牙: 不见牙齿(差评)

  • Maorimol

    2017-05-03 21:25

    @苏大牙: 文章还蛮不错的,小伙子

  • 苏大牙

    2017-05-03 19:43

    @迷路的麋鹿S: 有效的就是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记忆力。

  • 迷路的麋鹿S

    2017-05-03 18:58

    说完后除了记住首字或者首字母的方法,还能不能有点有效的?

  • 虫大虫

    2017-05-03 18:57

    66666666666666666666

  • 总监设计日记

    2017-05-03 17:53

    干货满满!

  • 苏大牙

    2017-05-03 17:31

    @Shijingkun石璟琨: 喜欢吗(围笑)

  • 世_无_界

    2017-05-03 17:30

    头像换了。

  • 苏大牙

    2017-05-03 17:30

    @Maorimol: 设计笔记一般都是我本周工作所负责的内容,正好梳理成文章。 所以周1-周5,边工作边记录遇到的问题,同时定文章的目录大纲,然后周末抽1-2天再写和修改。 大概是这样的。

  • Maorimol

    2017-05-03 17:24

    你一般总结一篇设计笔记会花多长时间?

  • Shijingkun石璟琨

    2017-05-03 17:22

    @苏大牙: 哈哈哈哈哈 换头像了

  • 继往开来

    2017-05-03 16:36

    前些时间还在设计APPlogo,总结很到位!

  • 退出设计了

    2017-05-03 16:16

    @苏大牙: 到底是谁又来调戏我们家大牙叔叔了

  • 苏大牙

    2017-05-03 15:14

    @Shijingkun石璟琨: 牙你妹夫人- -

  • Shijingkun石璟琨

    2017-05-03 13:46

    牙寨夫人,明年领奖台见!

  • 蓝蓝plus

    2017-05-03 13:45

    真正的干货,感谢大牙的分享。

  • Mingo铭戈

    2017-05-03 11:21

    总结的很好,很有帮助!

  • 更多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