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滥用的移动体验设计模式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
  • 经验属性自译外文
  • 经验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1459 0 3 2017-03-04

作为用户体验设计师,我们平时会大量的浏览其他产品的界面,做一些交互和视觉上的竞品分析,这个不能叫做抄袭,因为每一个良好的界面都会有一些规律可循,并且遵循一定的设计准则。在设计的时候遵循这些设计模式可以帮助用户更快地熟悉界面来提高产品的可用性。


一些设计师确认为如果所有人都按固定的设计模式来设计产品的话会抹杀产品的创造性,最终有一天所有的app 会看起来一摸一样。作为一个用户体验设计师,我对于设计模式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如果你一直去遵循一些你认为好的app的设计模式,比如:google、facebook、微信等等,你有没有尝试问过自己,你们的设计目标是否相同?


以下是一些被认为出色的设计模式,但是在需要采用之前先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1、隐藏导航


至今为止有无数关于交互设计师的讨论是关于汉堡菜单的。他们关于汉堡菜单的讨论本质上都是关于隐藏导航这一交互方式的讨论。

Image title


结果就是:采用汉堡菜单你不必担心屏幕的限制,你可以把你所有的导航列成一排塞到一个界面中,利用滚动的屏幕,然后再默认隐藏。

Image title


但是通过实验显示:把你的选项直接显示给用户可以提高操作率和用户满意度。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厂还是舍弃汉堡菜单而把一些最常用的操作选项直接展示给用户。


2、随处可见的ICON


因为移动设备屏幕大小的限制,一个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用icon来替代文字以节省空间。图形占空间小,其他app 也都这么做,还会有什么问题?


但实际上,设计师设计的一些图标对于用户来说很难识别其背后的功能。比如下面的这个,你能否从这个icon中明白其代表的功能是直接发送信息?

Image title


还有就是,试想一下你是一个从来没有用过google翻译的用户,你能知道点击这个按钮以后会发生什么吗?

Image title


还有一种情况是需要弹出框来说明你icon的含义的时候,这种时候一开始就代表你设计的错误,可认性高的图标是无论是是否作出解释,用户都可以马上了解的。

Image title


但这也不是意味着你不能使用icon了,比如一些拨号,搜索,播放,设置等等的图标都有了默认的认知,是可以直接使用的。

复杂并且抽象的功能一般是需要文字标签来进行说明的。在下面这个例子中,图标的使用增强了菜单的可用性,做到解释说明的作用,同时也增加的app的个性。

Image title


3、手势操作


苹果手机把多点触控的科技带到了大众的面前,用户开始明白手机操作不仅仅可以通过点击来操作。所以手势操作被设计师越来越多的带到了app中来。


和隐藏导航、使用图标一样,手势操作为设计师节省屏幕空间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


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一点就是,通过手势来操作的东西一直是被隐藏的,用户需要记住它们才能进行操作。此外用户还需要通过学习甚至探索才能发现这个功能。


更不幸的是,大多数的手势操作至今还没有一个准则可以跨平台操作。这还是设计师一直在制定标准的领域。


4、通过悬浮层进行用户指引


用户引导是最近用户体验领域的一个新话题,大多时候app采用一个悬浮层来进行功能和界面的解释。

Image title


为什么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大多数用户会跳过你的介绍,他们只想开始使用app。即使用户注意到你的悬浮层,他们通常也会在关闭以后忘记。最重要的是,增加各种说明在你的界面上是不合格的。因为优秀的用户界面不需要解释,需要解释是因为设计的不够好。


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是渐进式引导,比如多邻国app,它不说明这个app是怎么工作的。它在用户初次使用的时候鼓励用户完成一些简单的操作,用户在使用中会学习得更快,并且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会发现app的价值所在。

Image title



5、富有创造性和直观的空状态


空状态的设计经常是被设计师忽略的部分,但是它往往会成为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也有一些设计师把空状态作为一个展示创造力的机会。


但是空状态正是“less is more”的最佳实践机会。首先你要告诉用户在这个状态下他该怎么做,然后再发挥你的创造性。


总结


独立思考、独立调研、独立设计。

没有一个设计模式是适合所有的产品,保持思考的状态,发现产品目标与用户的不同点,合理的使用设计模式,才能设计出完美的产品。

全部评论:0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