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产品,别那么天真可爱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
  • 经验属性原创文章
  • 经验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12198 81 208 2016-08-14

这两天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觉得这个行业有很多人真的是空有一身水平,却不去用在正确的地方。我是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出了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风格有点极端,不过仅仅是想和大家交流下做产品时需要注意的东西,千万要学会辨识。如果你觉得哪里有不对的,一定要提出来,这样我们才能一起进步。


今天这篇文章的精华,在于最后的总结,但是如果你不看前面,结尾也就看不懂了。


正文


现在网上教别人做产品、交互和UI的文章太多了,有很多非常专业的,也很多滥竽充数的。而有两类人:一类人很轻易就能辨识出哪些是好文章,然后去拜读,并从中学习;还有一类人不管好文章还是烂文章都会看,因为他们专业知识比较浅薄,还没学会去区分,所以也不能怪他们。


我今天要赞扬的也是前者,先说说这类人的“优点”:

1.有喜欢的行业大牛,认为此大牛知名且牛X,就认为他说什么都是对的。

2.虽然接触的东西多了,但是心态与认知上有重大缺陷。

这类人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也绝对是互联网行业最需要的。(这里说的不包括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


还有要注意的一点,也是本文的核心思想:要学会去神化一些人,也要神化这些人的观点。概念性的东西每个人理解都不同,所以不要去辨识,学会盲目崇拜。


需求拿到手,千万别分析


有些人,太注重需求文档了。为什么我这么说?因为任何产品都不是分析需求就能分析出来要怎么做的。


如果你是需求方,那么你出的需求文档一定要能多抽象,就出的尽量有多抽象。因为那些所谓的专业知识极丰富的人很喜欢这类文档,他们喜欢挑战。


而如果你是执行者,拿到特别抽象的文档你就庆幸吧,你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产品了。不然你分析多了,也没啥用处,毕竟做产品的不是你一个人,你要听大家的。


重点是,无论你做的是什么职位,不懂的也别去问,既然人家写的这么高深,就肯定是有水平的,你去问了才显得自己无知。所以一定要保持沉默,自己去理解,理解透了,说明你悟性高;理解不透,说明不适合做这行,也别去学习了,挺浪费时间的。


别做产品定位了


产品需要定位?别闹了,功能好就上吧,也许大家很喜欢呢,喜欢的人多了,用的人自然就多了。也许你给产品定位了还指不定能达到这种无定位即有用户的好事呢。毕竟定位了产品,明确了目标用户,那么你的用户只是你能想到的那一批。而不做这些工作,你的用户可能来自各个方向。


定位?不是局限了么。


我们做产品不是为了只让这部分用户去使用,而不让另外的用户使用。要一视同仁,如果用户提了需求,就尽量满足。功能越多,能满足的用户也就越多了,那么使用的人不就也多了么?


不用懂用户场景


每次提到用户场景是不是就觉得想笑?我们做产品的,为什么要懂用户场景?之所以设计这款产品,不就是想让用户随时随地的使用么?弄个场景,这不是打了自己脸?


把心思多放在自我欣赏和组团抨击上。别浪费时间去研究用户场景或用户调研上,因为好用的东西不是用户决定的,而是你这个设计产品的人决定的。


都说描述用户场景的重点是关注用户行为,按照前面这样说来其实也不对了,如果非要描述用户场景,那就多去关注关注那些所谓的大牛是怎么说的,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他们说的永远都是对的。


一定要崇拜那些成功人士


现在有很多把产品做得很好的产品经理,也有很多把技能玩的很溜的自由职业者。他们经常会写一些心得,他们有的文章写得很通俗,很容易理解,这种东西还要拿出来说,一句话概括:没什么意思。


而有一部分文章就不同了,概念性的东西非常多,讲的也很高深,有些文字表达的也很抽象,让人不易理解。这类文章非常值得重复品味。你不仅要花费大量时间去深入研究,还要按照自己的理解用在自己的产品上。


尤其是那些非常成功的人,他们写的东西是基于自己产品成功的基础上来总结的,所以只要他们说的东西,就一定是对的,记住这点。


至此,以上全是错误观点~如果你们当真了,我就没办法了。


总结(良心话)


好了好了,这段开始不说反话了。


第一:为什么我在第一段的正文中提到那类我要“赞扬”的人呢?

这类人对这个行业的伤害其实很大,他们拥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些人还是在比较好的企业工作,所以当这类人带着我所说的“优点”出来做交流分享,会带偏很多新人。他们会认为只要有成功产品的人或者水平特别强的人,说的东西一定就是对的。即使他们嘴巴上说要学会辨识,但是等到了自己欣赏的大牛说的一些让人不能认同的话的时候,这类人就忘了自己姓什么了。(路人甲:说得好像有点过了啊)


当然,肯定存在很牛的人,但是有时候这些人说的话或总结的经验,都是基于自己的产品或他们所了解的那个领域而提出的,对我们来说很难有参考价值。那么怎么就能说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呢?


第二:我在文中反复提到抽象的概念。

就我个人认为,做互联网这一行业,平时工作涉及的就是产品经理、交互、UI、开发、运营、测试等,在水平还没有触及到哲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就没必要把一些东西概括的很抽象了,毕竟抽象的东西人人都会说。


我们做产品,本身职责就是要化繁为简,输出的文档清晰,让上下游同事更好的理解。抽象的东西在行业内本来就没什么价值,又不是搞艺术。

所以我认为有些抽象的文章其实有时候没必要去深究,抽象的东西谁不会说?书上网上随便抄一点放在文章里,谁都做得到。


来个比喻:别人和你说啪啪啪的快感,描述得波涛汹涌,你作为一个处男,听了会有什么感受?(路人乙:又开始污了)


第三:盲目崇拜行业资深人士。

前几天正好遇到这么个事:有个人认为用户体验的极致是自然体验,还引入了某大牛的一篇文章,正好也提到这个。我算是一个比较好学的人,即使这人能力不强,但只要有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我也会去问,包括一起交流,我从来不会看不起别人,因为大家也都知道我是怎么走到现在的,更何况我水平很一般。



其实通过这事我想说什么呢,就是这些行业内的牛人有时候总结了一些相关的经验,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但是有些人(上面说的那类人),就把这种言论神化。


一个体验如何做到自然?这才是我们要想知道的,而不是这些人从这些文章里看到之后,自己都没把理解透,就把它作为一种说辞,来跟别人说做设计、做体验要做到自然。这不是出来丢脸么?



第四:用户用不用你的东西,对于他的生活影响都不大。

上面只是简单的提到了产品定位、用户场景,其实产品前期还有很多要做的,我就是讽刺性的抓这两点来说下。



我们做产品,要学会思考,别学到一点东西就自以为是,更别觉得自己好像领先于很多人。你做这行不付出,别人凭什么用你的产品?上面三点说的很清楚,总结成三个字就是:多思考



包括我自己也一样,我写一篇文章要耗时很久,那些真正水平很强的人,可能这样一篇文章用的时间比我要少好几倍。



第五:这点就随便说下,免得别人说我自以为是。

以前我特别反感一些人,加我就是问:请问你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的?有什么教程可以分享下么?有什么捷径可以告诉下么?


现在更令我反感的一类人:你好,我是XXX(一些稍微有点名气的企业)的产品/交互,你是什么公司的?你认识阿里、网易的谁谁么?我跟他们很熟。你有做过什么比较火的产品么?然后一连串的问题,好像先是秀下优越感再是来探我底似的 —— 巨让人反感



现在这类人加我,开口就说类似的话的,我就直接拉黑了。我不喜欢社交,我努力走到现在也是靠自己。为什么我一定要认识这些人呢?有人说:做这行认识水平高的人多了,圈子质量提高了,自身的水平也就提高了。其实这句话有问题,想要认识一些牛人,别光看水平,还要看心。为什么就要进行无意义的攀比呢?



最后我很愤怒的说一句:我不想认识这些人,但是这不阻碍我成长的速度,甚至我的成长速度会比这类人更快!



今天这篇文章说的有点极端,也稍微有点严肃,但是确实存在这种现象,不想很多人走偏,所以才写下来。主要是想大家有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独立思考,别被误导了。


这是本周文章,谢谢大家的关注与支持!

我滴公众号:UDai-bl


Image title




全部评论:81

  • 白色橘子皮

    2020-04-08 18:04

    看到你最后很愤怒的说一句,看来真的跟愤怒了

  • 禀子寒一

    2019-09-18 11:41

    我是加完后才看到这些的(haha),认同.

  • 知道你爱泡面

    2018-10-09 17:05

    从最近的文章看到这篇。看着前半部分心中一紧,想说,18年的呆总在打16年的自己的脸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后面嘘气——幸好核心还是一以贯之的。很可爱!

  • 蒙塔基的钢蛋

    2017-08-17 21:28

    @TianS: 感同身受!!!!开了几次会,就讲了几个模块,没有需求文档,然后切图给开发做的时候,各种流程上的细节要改

  • TianS

    2017-01-16 15:56

    看到需求文档想说的,这需求文档到底该谁来写?我这的产品经理通常只会讲解一些功能模块,然后直接让我们UI做,然后各种改一遍。到后端那里的时候,很多细节上的需求都来问UI,说实话,后台功能我不是太懂,我作图的时候真的没考虑那么详细,只做了表面上基本功能。然后各种被后台说,说我做图的时候难道不应该考虑到这些吗?我也是郁闷。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问题。。。

  • EminemLI

    2016-10-12 11:27

    我更担心的事,目前很多半吊子ui呼风唤雨,因为会“做人”,懂得跟领导打成一片,拿着产品原型,画着所谓的ui,还他么不如原型好看呢。我很担心有一天,我们的ui市场会被这种人掌控,希望这种不思进取的人被淘汰掉吧

  • zhangkashing

    2016-10-10 16:29

    @殷芳烈: 你想多了,国内有那么多热爱分享自己的经历给大家?看源码就好,美国多开放,拿上来分享给别人改到趋于完美。而国内,百度上的都是前几年的,BUG超多,还想有分享这事情在国内发生?

  • 麦coffee

    2016-09-06 14:34

    小伙,你很有想法,思想有些激进。然而你只需要做好你自己就行了。想太多对你不好

  • 蟹鱼贩

    2016-09-02 15:15

    .。。。。。。。

  • 闲来一跃上九霄

    2016-08-31 15:52

    “因为大家也都知道我是怎么走到现在的”我都不知道你是怎么走到现在的?呆呆要写一本《wodefendou》激励下我们把

  • sjcxz

    2016-08-31 10:50

    看前面的时候我呆了,还好我坚持看完了!

  • 厘米cm

    2016-08-30 16:39

    看上半部分的时候,觉得作者是受了什么打击然后来报复社会的。。。

  • 昕一晨

    2016-08-26 14:48

    上半段美看一段都想点X,靠着你的粉丝数和点赞数看完的= =,我想大家不至于这么傻,后面应该有反转,但看完还有一口气。。。感觉意义不大。

  • 钝匠人手会

    2016-08-25 17:11

    难得把这么长一篇大文看完,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了不少。好吧,我要去多思考了~

  • 呆鱼可可

    2016-08-25 16:46

    看了前半部分,我噻,我们的产品就是这样做的。看了后半部分,我噻,原来我们不正规。

  • 呆呆丶

    2016-08-24 23:23

    @Ainal: 谢谢!! 好的!

  • Ainal

    2016-08-24 23:21

    恩,大半夜的看到一篇好文,顿时毛孔都舒爽了~加油呆呆~

  • JasonK

    2016-08-24 15:53

    @susie_in: 看到第一句的时候,心想,奥哟,我啥时候换头像了。。。

  • 呆呆丶

    2016-08-24 13:11

    @JasonK: 哈哈哈

  • susie_in

    2016-08-24 11:29

    看到上半篇的时候,心想,卧槽,这样搞不得鸡飞狗跳一团乱,准备评论你丫扯犊子呢!后来看到下部分反驳的虽然比较概括(没具体到把上面的现象一一驳回),但是心里是松了口气,宝宝路没走歪!哈哈啊~~~

  • JasonK

    2016-08-24 09:33

    看到上半篇的时候,心想,卧槽说的太TM对了(不好意思太激动小爆粗口),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工作态度嘛,大赞。

  • shhhh

    2016-08-23 18:10

    看完第一段,觉得写这篇文章的人脑子有问题,但读完后半段,嗯~这个人值得肯定~

  • xiaoma563

    2016-08-22 16:45

    文章很犀利,点赞~

  • Fezz

    2016-08-22 16:08

    有态度总的来讲是好事情。

  • EminemLI

    2016-08-22 10:08

    @了无音讯: 后来领导让我自己做UI,心不用太累了

  • 好威风

    2016-08-21 16:02

    刚才看了个评论,我也想看到你的一个项目从立案到上线的过程。总的来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 殷芳烈

    2016-08-19 18:15

    现在UI中国上面都是文章段子手了啊,真是伤脑筋啊?干巴巴的文字呢!拿着项目从立案到上线来分享过程啊!

  • IU渔

    2016-08-19 17:58

    说得好,成功是别人的,自己的路还是要自己来走

  • 了无音讯

    2016-08-18 17:18

    @EminemLI: 那你干嘛给他,交互不管页面填充啊,你都给他填充好了。这么好的交互,请给我来一打。(我是UI,自己画原型图,自己排版界面的那种)

  • Docter

    2016-08-18 09:28

    @Darren_熊: 请看完全文。。。上面说了一堆反话

  • 更多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