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设计师应该更关注作品和实力,到最后说话的也应该是作品和实力,而不是出身。。
疼疼,别打,先别打!
栗子承认标题党了。。。作个揖跟各位培训的大神道个歉。。。
咱们先从一篇科普文说起,来自知乎 UI一直做下去 比较理想的结果是什么?,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来自谷歌的设计师夏冰莹老师。
原文: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416691/answer/81791008
以下内容引自夏老湿的文章:
首先想说的是,在美国UI Designer这个职位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取而代之的是Interaction Designer(交互设计师)、UX Designer(用户体验设计师)、Product Designer(产品设计师)这些职称。这三个职称实际应用上没有太大区别,而且不同公司的用法也不大一样,但是总的来讲美国设计界走过了一个从只注重视觉(UI)到更加注重完整的产品体验(UX)的过程。(在很多有些历史的公司,比如鄙厂,设计师在系统里的正式职称仍然是UI Designer,但是实际工作中已经没有人这么说了。)
不知道题主熟不熟悉full-stack designer这个概念,指的是一个设计师能理解并操作产品开发的各个环节,从前期用户调研到交互流程规划、线框、设计稿、原型、用户测试、甚至前端开发,全部都能做。现在公司更多希望招进来这样的设计师,而业内这样的设计师也越来越多,很多应届毕业生都有这个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是听产品经理的话做界面效果图的纯UI设计师已经完全是过时的概念了。在鄙厂以及大部分我所知道的硅谷科技公司,UX-PM-工程师是平起平坐的、支撑一个产品的三大梁。就和 @Yao Sun的答案里说的一样,作为一个设计师你的职责并不是听从PM和工程师的指挥,而是要以一个平等合作者的身份对整个产品从头到尾的体验负责。
(这个回答最后编辑于2016年1月16日)
请出夏老师来挡箭,是因为很多小伙伴看了栗子的上篇文章《行业|2016 UI设计失业潮来了!》以后很慌张,感觉心里空空前途未卜的~
此外,还有很多小伙伴并不太认可栗子的观点还恶言相向~
栗子心里苦,可栗子也没说错啊,你看这谷歌大神不是也说纯视觉越来越少了嘛~~而且栗子不是给大家用一半篇幅去写解决方案啦~~不努力前进那未来当然慌张了,我没说UI一定会失业,但是你不努力就一定会被淘汰的,20%的人成功,80%的人衬托别人的成功,二八原则不就是这样来的么~~
可同学虐我千百遍,我要待同学如初恋。
嘿嘿~
因为赞的人多骂得人也多,正说明了这个问题是值得大家花时间探讨的。
举个栗子身边的栗子来和大家聊聊我们现在的思考方向,这位童鞋刚从栗子所在的某某学校毕业不久,她自己有插画基础,做了2年运营设计发现没有什么上升空间后,就来继续深入学习了UI设计,然后在今年,她成功进入了微软(暂且也算是大公司吧)而且同时还有另外几个大公司的offer。
作为2016开年我们学校学员第一个挤进大公司(虽然不是BAT)的同学,栗子从她的身上总结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其中有一条就是如果你本身有基础,再经过培训提高,也许你才真的可以尝试冲击大公司。
栗子在某度MUX的一位师兄说,继去年某度停止社招以后,某里巴巴在今年也开始紧缩社招聘了,现在投简历啥的,没啥戏。
另外一家鹅场大家都知道一开始就比较难进,UI最火的时候,栗子的老师在13年能带出来一期班6个同学进入百度(数据华丽爆表),但是也没有一个能成功挤进鹅场。(当然也许是因为鹅厂人在深圳多的缘故)
现在在学UI的很多同学,来的时候都是豪言壮语,说毕业以后只想去QQ去微信之类的,但是说句打击的话,这条路很难,很难,难到2016年就几乎不太可能了。
在拉勾上BAT级别的公司似乎一直都有岗位招聘,但是我们投递简历以后基本上都是一个个被拒绝,很多同学都觉得是因为工作年限的事情,但你可以做个试验,多写点工作年限,试试写个工作年限100年,从你爷爷的爷爷那时候就开始做UI了,当然这是夸张,写个5-6年看看结果。可最终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搭理你。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是这样?
这是因为
你!想!错!了!
因为大公司不是你想的那样!
首先我们来爆几点大公司的暗黑猛料~
第一,大公司并不是嫌弃你参加过培训。
不理你很大程度上在于你是否是美院或名校毕业,起码也需要是相关专业,比如视觉传达专业,美术相关专业,传媒相关专业甚至是计算机专业等等,对了,需要是本科!如果你从香港或者其他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留学过来就更好了,如果你是硕士,博士就更更好了。斯坦福大学工业设计,交互设计双硕士。嗯感觉要飞(这不废话嘛。。)没错,你的学历和科班出身很重要。(栗子说这话的时候已经吓尿了,能预感到一波臭鸡蛋和烂柿子往来砸,但栗子就是要戳破这层纸,因为现实是很赤裸裸的,正视他,才有机会突破,从大公司的角度看,他们并不愁没人投简历,而是需要保证在人才选择上不出问题,所以这样做真无可厚非~~)
题外话,这两天搞的比较火热的三本改革,大量的本科都变成职业技术类强化学校,换句话说未来将会有大量的科班出身!UI设计专业的本科生跟你死磕!高三时候我们干什么去了。。咋就没考好。。。
第二,大公司的面试周期一般都比较长。
栗子认识一个某讯的HR,她跟我说大公司的简历其实堆积会比较厚,上万不敢说,但每天有上千份简历没时间处理也是很正常的。所以就算是能在茫茫多的简历里面发现了你的简历,也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通知你去面试。
而且一些顶级的招聘平台上写的那些大公司的招聘信息很多都是忽悠人的,因为基本上他们不从这个渠道招人。栗子有个师弟去某陌之后就打听到,其实他们是不会从投递的简历里面招人的,他们只是挂着,然后会自己从behance,dribbble上找设计师联系。另外一些大公司的朋友也反映,确实是这种情况,他们招人一般都会有内部推荐的通道,当然内部推荐也只是压缩时间,人员满的时候内部推荐也不好使。
面试之后还会给你个测试题。测试题的内容一般都是,改版个它们的界面啊,重新绘制他们的几个图标啊,做个引导页啊之类的,难点儿的比如给你个简单原型让你出个界面啊,这里面某讯的测试题一般出的比较认真会给你pdf,阿里和百度的一般都是给个邮件附件,一张图就拉倒,测试时间一般都是5个工作日内,中间会比较人性化的隔着个周六日。另外一些有名的公司比如某软这种外企,测试题都是全英文的,而且都是压力测试,发测试题后4个小时内你要回复,然后还要求全英文回复。。(这么看来栗子的师妹好TM厉害。。)还有个在某瓣的师妹反应某瓣的测试题就比较有趣了,是类似于做一个很有趣的小应用,具体内容就不方便说了,总之是这么多家大公司里最有趣的。
测试题结束后一到两周联系你,那你就过啦,没有联系你,就别再想了。也别写邮件求饶套交情请客吃饭,那都是没有用的!(为什么我会知道这些?)过了这三关,海选简历,初面,测试题之后基本上你!就!完成了一小半。。
但是基本上这个筛选比例已经可以供你去臭屁了,你已经是万中无一的霸主了。然后不同公司有不同做法,比如某度就会短点,先部门负责人,然后总监,然后HR谈钱不伤感情就过了,某讯和某里就要面面面,然后聊聊聊,然后再说了,其中哪个环节都会让你突然死亡,不是你不优秀,只是因为还有更优秀的十几个人也在同时竞争。
有一个去某浪的师兄跟我反映说,他过年和已经混熟的总监喝酒的时候,问自己是如何被筛选出来,他总监的答案居然是在几个都不错的人里面抽签得来的。。。抽签。。尼玛。。。没错所谓成功的人士就是1%的天才,和。。99%的运气。。。
所有的面试都要过了,你还要祈祷有没有位置,就是正式编制,因为一些黑箱的原因,有可能你会作为外包进去的,就是你在哪工作,有位置,有公牌,有座椅,但是没有编制!题外话,就是临!时!工!呃,是经过了千挑万选的临时工的霸主,这么想想,其实也挺帅的。
(帅个J毛)
第三,大公司并不像你想的那么好。
虽然有各种栗子羡慕的活动设施,如台球厅啊,平板球台啊,大型游戏机啊,但是工作时间基本上你是没时间去干那个的。而且大公司的工资吧,咳咳,就今年刚刚进某软师妹的工资来说,她微软的工资要比她其他的offer少了6k—8k ,你没听错,少了8k!
另外很多的公司都因为业绩原因各种加班,前几年的百度大厦也被称为了不夜大厦,还有个猝死的对吧。。。
而且有的大公司里面是有着非常明确的淘汰制的,啥叫淘汰制,就是那种每年有个指标要滚蛋一个。。。。没错,一定要滚蛋一个!末位淘汰!
所以,压力会很大,有个在微信工作的师姐说,经常能看到个有北大硕士学位的女孩晚上在工位上偷偷的哭。另外,一个项目经常会有好多人去做,公司内部都要做各种比稿,每隔着一段时间就要开展各种分享。这些都是工作之外的自由时间完成。有的时候一个项目不是分给你们组做了就只有你们组做,如果别的组做的好,就用别的组的东西,同一个公司都是一顿厮杀,然后万一你们领导的这一组输了,就相当于没有业绩了,然后你们领导的脸。。。然后你。。。
每天想做点啥都需要各种写邮件,有的地方还TM是英文,邮件,各种抄送,各种开会。。跟你毛关系没有,你还要很认真的去听。。。好吧不说了。。
总之不是你想的那样。。。
什么?栗子说了这么多你还是想去?
培训出来的同学非要使劲挤大公司该怎么死磕!
那好吧,正所谓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栗子就随你走一遭!
潜规则秘笈一:
一定要鼓捣一些社会上的名气,比如你起码得有个追波号吧(能发作品的那种),你得在behance上有点名气吧,你得在UI中国上有点粉丝吧~你起码得参加个比赛吧,能搞个名次就更好了。。这个时间往往是3-4个月培训时间根本做不到。。但是真心是有必要的。
潜规则秘笈二:
你得非常能说,简历被筛选过去以后,你进去就得开始拼刺刀了,什么iphone5-6如何一稿适配,什么MD设计是个啥,什么H5和html5,什么VR、AR各种R,什么o2o,b2c,c2c各种2,你起码得看过几本书,一些什么《设计心理学》、《Don’t Make Me Think》、《About face 3》之类的你起码要看过,2016流行色啥的你起码也得知道吧,等等。知识的积淀才能将你和培训速成区别开来!
引用开篇的文章,大公司需要你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需要的是T形人才,即使是应届毕业生,你只懂UI但不懂UX也没戏,因为视觉也仅仅是用户体验的一部分而已。而且这个比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到今年,只会设计,其他啥都不懂,就基本没戏。
所以你在面试你心仪的工作之前,先面试几家炮灰工作练练谈吐也是很有必要的。
潜规则秘笈三:
什么。。。我们要等到第三条才讲到你的作品集。。没错。真心的,往往你都是先发过去作品集才能有面试邀请,前面两条,其实都是在这个之后,但是作品集会比较难搞。。所以我放在这里说。
首先你要准备两套作品集,一套keynote导入ipad里面面试时候用(或者其它平板),一套pdf(10M以内)放在网上给他发,作品集里面要体现你的综合素质和一些可能性,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精!一定要精!一定要精!换句话说,你不满意的东西都别放进去,因为到时候你的作品集会被人家用投影仪放大到幕布上,在一个小黑屋里面,被一群加班很长时间,一脸老子TM的还不能下班,招个人关我毛事,为什么老子要在这里看这个,老子要挑错挑死这个让我加班的败类的设计高手们挑你的错。基本上每个作品千万要认真去扣,尤其是对齐关系,是否模糊变形,字体字间距行间距的统一,安全区域,栅格系统等等初级的问题,千万别出错,错了就完蛋了。而且千万记得你哪怕少放几个作品,也别全部都放上去。为了证明你做过banner就放个丑的要死的bannner,为了证明你做过平面,就放个丑的要死的三折页,这可不是交作业!宁缺毋滥!切记!你的简历一定要重新设计,别相信你们培训学校出来那一套,一个学校好几百个人,作品集都一个样子,案例都一个样子,能找到工作见鬼了,尤其是我还看到有的作品集里面居然有Apple watch的设计,或者居然还有windowsphone的设计,或者apple tv的设计。。
这些“扯淡”的东西我建议你别放,除非你真的很理解它的规范,或者真有过设计经验,否则,只会让人觉得不伦不类,放着正路不走非走歪门邪道。而且如果真的碰到面试你的设计师懂行,问你点啥问题,你答不上来,那。。。。
潜规则秘笈四:
在表现层面,东西还是很好学。但说到学习方法,来爆下我们的秘笈(这么核心的东西,求老大别扣我工资)。
我们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有很多的读书笔记,都是自己写总结放到印象笔记里,在面试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也可以顺便记下,然后顺便展示下你做了多少东西,会测量主流app的字体规范,在什么重量级下用多大的字体,行间距字间距,包括用色总结,认真拆分自己的ios界面的规范文档,由于师兄师姐的资源,我们的设计规范文档一般都做的非常的细致。
潜规则秘笈五:
在面试题的答题上,我们一般都选择比较复杂的回答方式,复杂的意思一般都是不仅是有效果图包装,甚至会加入录像,声音,视频,以及自己的语音讲解,一切的一切都为了让别人能感受到你的认真好学,你别小看这个好学,之前有个进鹅场的同学就是因为自己好学才进去的。而且之前一定要认真研究你要面试的哪个部门的产品,一定会要求你现场指出他们的产品问题,什么?没问题?没问题要你干啥?什么问题特别多?小鬼你好狂啊你。。这个度你得自己寻思寻思了。另外如果你们聊的比较好,尽量多问一句加个微信啥的,然后问问面试或者作品的问题,让面试你的设计师参与进来,他就会更加关注你的成长和进度。
以上就是我们总结出来的干货了,都是血和泪的经验教训。
说到最后,再来一句,培训这行吧就像咱们中国人出国,总是或多或少被别人歧视,或者像是那些无脑地图黑,说河南人,东北人咋样咋样,栗子本人老家就在东北,每次听到这些偏见心里都觉得挺别扭的,各种大公司对培训的人避之犹恐不及,动不动就要科班出身的学生,哪有那么多科班出身的,再说培训3个月难道一点用都没有吗?设计师应该更关注作品和实力,到最后说话的也应该是作品和实力,而不是出身。。
但是没法子,这个世界的规则就是这样,不是我们一两个人可以改变的。能不说自己是培训出来的,还是悄悄的吧。愿未来这个世界没有伤害~~
如果栗子说的有帮到你,请栗子喝瓶可乐吧 ~~~
也欢迎大家关注栗子文章的首发微信公众号:优阁视觉 ~~~
7千多张,只有几个人过关,20%,只能说明这个行业的有商业价值的人才少得可怜,所以我要继续学习,按照前辈们的建议脚踏实地的执行,最终成为有商业价值的人才。 《行业|2016 UI设计失业潮来了!》看了我心里咯噔一下,但又渐渐恢复了平常心,I thank 不是UI失业潮来了,而是UI的门槛提高了。 抱怨没用,我报的专升本的委考原本是不用交钱,但现在要交37,而且分为笔试,实践,付款方式你知道是什么,支付宝,这不是私人账号吗?群里近百人,只有我一个反对,其他都默认,生怕被挂科,抱怨有用吗?而我领悟一个道理“当今中国仍是流氓的世界、强者为尊的天下,只有强者方能无视、创造qian规则......当今中国仍是流氓的世界、强者”,试问我能给团队或企业带来其他人无法代替的商业价值时,某些所谓的qian规则能阻止我收到offer、还怕没高新吗?所以成为“稀缺人才”才是硬道理
老师这个头衔是怎么来的?开号各种传播自己的观点来吸粉,动机是否不纯?您老的标题档行为(行业|2016 UI设计失业潮来了!)是否妥当?您老是想做培训呢?还是想在行业里增加曝光率谋取个人利益?咋不上知乎呢让ux同行来听听你的观点?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