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提升UX/UI设计能力,有哪些宝贵...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
  • 经验属性原创文章
  • 经验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21145 21 252 2020-10-25

工作多年沉淀下来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前几天在我的微信读者群里跟大家伙儿聊了会关于UX的话题,有很多同学总是苦恼,虽然自己是从事着 UX / UI 设计的岗位,但其实做的都是美工的活儿。并且大部分情况都是这样,一个需求下来,根据这个需求做视觉然后导给开发,最后再验收一下就完事了,需求的前因后果,面向的人群,需要拿到的结果,这些基础背景都不知道。


严谨的来说,UX/UI 设计师不应该只是这样。

回想一下,自己做UX也有五年了,所以今天写下这篇文章,总结一下我在做UX/UI设计时的一些经验,包括如何从产品层面,来主导设计,拿到设计价值跟结果,以及UX/UI设计师,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另外对我读者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微信搜索UX小学,关注后发送『设计交流』就可以一起来群里探讨学习了。


1、必须要做的用户洞察


1)了解用户群体画像特征点


在做UX设计前,知悉相关产品面向的人群是谁,这点至关重要,这涉及到需要给谁提供服务,什么样的内容更被他们所接受。因为人群不同,行为差异也很大,你做的A类方案,是无法保证会被B类人群同样所接受喜爱。

比如95后与70后,年龄的差异,导致内容喜爱是截然不同。如果你的产品面向的是95后,那么你可以肆无忌惮的用一些较为新颖突破的设计手法,甚至在文案层面,也可以使用一些『黑话』,或者是一些较为潮流的梗,这样的设计他们更为喜爱。而如果是面向的70后或者80后,那么你在做设计时,则需要相对严谨,避免使用一些网络梗,而采用一些更为中性,稳定的设计策略

PS:QQ的整体设计都很时尚潮流,主要因为QQ的核心群体是年轻用户


2)知悉用户真实诉求,并明白你的产品能给他们带来什么价值


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时,一定是有某一方面需求的,没有用户会愿意把时间放在一个对自己毫无价值的产品上。所以用户为什么要用你的产品,用户真正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我的设计是否有解决用户的需求,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帮助?

这是需要想清楚的第二个问题。

在清楚用户的真实需求之后,才有可能有机会,创造新的设计方向及突破。我举一个例子,以淘宝的频道服务来谈,很多用户其实在打开淘宝时,都是抱着逛逛的心理,看有没有喜欢的,或者是他人推荐的好产品,用户的需求不止是在于买货,选货、逛同样也是刚性需求。所以后来,淘宝诞生了有好货、排行榜等频道服务,通过将达人的内容,与商品相结合,实现内容带货,让用户有内容可逛。另外一方面通过销售额给达人分佣,带动商品的销量,另一方面,达人生产的内容,也能给用户带来了较好的选品参考,带动平台活跃两全其美。


明白了这点,设计师在设计时,就可以多考虑达人内容以及态度的露出,通过对达人内容及他人的推荐度进行强化,吸引用户进行点击下单


3)定期收集用户的反馈


刚刚上面两个其实是用于了解用户的大的方向,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多关注用户的原声,用户的原声,往往才能最代表用户的真实诉求。那么这些用户原声可以从哪些渠道进行获取?

其实也很简单,可以通过用研或者访谈的方式,来邀请相关用户进行沟通。当然,除此之外,也可以去通过 App Store的评论、软件内部的意见反馈、以及其它渠道。只要你想,总会有原声是能被听到的,听到用户真实的声音,你才会对你的产品更加的了解。          


PS:最容易获取到用户原声的方式,还是在 App Store 的市场中



2、熟悉自己的业务后,再去下决策


在熟悉用户后,其实就是需要更熟悉自己所负责的业务,只有对业务了如指掌,才有机会正确的使用设计手段进行赋能。


1)学会拆解业务的战略目标


业务定的战略目标是比较广大的,比如业务目标今年的订单总额是三千万,但其实我们需要对业务的目标进行分拆,逐步拆解到体验或者是设计层面。


比如这三千万,主要是由哪些阵地所贡献的,哪类人群贡献的,剩下的阵地是否有可发掘的空间,如何提高人群的客单价或者是增加转化人数,这些都可以分拆。拆完后,可以用具体的指标去落实,比如转化率需要提升多少,才能完成目标,人均复访几天,才能到达一个比较满意的值。

在定了设计目标后,再用设计手段来进行策略赋能,这样便更能去帮助业务完成预期目标,设计的价值也才会是最大化。


2)思考业务目前的体验现状与困境


第一条是完成眼前的目标,那第二条,就是规划未来了。目前业务碰到的困境是什么,难题是什么,设计是否有手段可以帮助业务进行破局?业务增长的瓶颈在哪?是否与体验或者是设计相关?

这块想清楚了,才能为未来进行谋划布局,制定计划。比如业务现在拉新遇到瓶颈,效率较低。那么我们作为产品设计师,可以从用户层面,来进行分析为什么用户不愿意开通新的服务,他们的顾虑是什么,我们是否有策略来消除用户的顾虑,让用户开通新的服务,带动业务的拉新效率。比如我在运营咱们公众号『 UX小学 』的时候,也会经常关注用户增长这个指标,一旦这个指标停滞或者增长缓慢了,我就会思考是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够好。


所以前面的问题想清楚了,其实后面一步才比较明确。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做设计也是一样的,如果需求背后的困境是什么都不清楚,那么又何来设计驱动业务一说呢?


3)关注业务所在行业的趋势与发展


第三条,就是关于行业的洞察了。风口机会稍纵即逝,作为UX设计师,不应当只局限于眼前,而是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行业的理解与判断同样重要,行业会决定业务发展的天花板,对行业渗透了解清晰,你才能知道业务的天花板在哪,设计的天花板在哪

不要小瞧这个,虽然短时间之内不太重要,但却会影响到你的发展高度。



3、知悉设计的数据,数据是一面镜子


除了对未来的预判与规划,完成眼前的目标,也是急且紧迫的事

目前线上情况,用户行为是什么样的,用户与业务交集的关系到底有多密切,这块我们都应该需要知道。而这些信息从何而来,如何解读,其实靠的也还是我们一直所说的数据,因为数据是真实客观的,不会撒谎、也不会带有主观情绪,它是一种反应现实情况的介质。

另外关于数据,其实也并不难理解,之前有文章说过数据这块的知识《 这些『数据』告诉你,设计怎么做会更好!微信搜索文章能找到了  》,今天再进行一下补充。

数据这块作为设计师,无非需要重点注意下面三块:


1)活跃数据


活跃数据这块其实很好理解,就是用户来你产品阵地的活跃情况,主要包含下面几个指标:

UV:去重单个访问用户数

DAU:日访问用户量

MAU:月访问用户量

七日留存:七日之内有过复访行为的用户

这几个核心指标就是用户的活跃数据,DAU与MAU越高,证明用户对你产品的依赖性越大,有着高配的访问需求。如果MAU很高,但DAU较低,说明用户对你的产品的紧迫性需求没那么强烈,但仍然有着较高的需求需要访问。七日留存如果很低,则说明流失用户严重,一方面可能是产品没什么吸引力,二方面可能是拉复访的手段不够,欠缺一个钩子。

像这些洞察,都可以通过用户的活跃数据来进行分析解读


2)点击转化数据


这个数据往往是作为衡量体验的核心指标,点击转化代表你的产品对用户究竟是否有吸引力,用户是否会为你的设计或者是服务进行买单。一般点击转化,最主要有下面两个数据

CTR:曝光点击率-曝光后点击人数的占比

CVR:曝光转化率-曝光后转化人数的占比

CTR越高,证明模块对用户的吸引力越大,CVR越高,证明用户的消费需求越大。所以在设计改版的时候,这两个数据往往用于衡量改版后的效果好坏,如果你花了大精力设计的方案,在上线后CTR反而降了,这个时候就得好好思考一下,是哪方面出了原因,自己设计的方案,与用户的偏好是否存在差异,用户的真实诉求是否还理解的不太够

当然数据如果涨了,也不一定是设计带来的结果,有可能是业务策略层面发生了变更,所以这块都需要综合理性来看待,进行分析,研究哪些方面的增长,是由设计带来的结果。



3)业务数据


这个数据大多数是与业务相关,决定着商业利益,甚至影响公司未来的发展。常见的一些数据有:

GMV:成交总额

客单价:平均成交一单的金额

活跃数据、点击转化数据与业务数据大多数情况下,都呈正比。点击转化数据的提升,往往也会促进业务数据的增长,带来商业价值的提升。虽然是这样,但不是只知悉点击转化数据就完事了,设计师也需要明白业务数据,因为现代设计最终的结果还是为了赋能商业,如果不能带来商业层面的增长,那么公司可能会面临亏损,甚至倒闭。

所以实际上,设计的天花板高度非常高,发展空间及前景也很大,它在整个公司的商业层面,同样承担着很重要的角色


4、制定有效的设计策略


在对你的用户及业务包括数据有着充足的了解后,制定设计策略其实就是一个比较清晰明朗的事情了。因为你做的每一个决策,背后都有其严谨的依据,具备目标性以及计划性。所以接下来,就是制定计划以及 Guideline 啦~


1)制定年度目标或者是季度计划


设计策略是需要根据版本迭代逐步上线的,所以一个全局性质的规划就相当重要。这个时候,UX设计的年度规划,或者是季度规划,就会充分起到指明灯的作用。

通常这个计划,可以是推动某个项目或者是产品线的改版,也可以是探索新的设计方向,从业务侧找到新突破等等,这个根据各设计团队不同情况而异,当然如果大家感兴趣,也可以在文末留言,后面我也可以写篇文章,讲讲年度规划,或者是季度规划应该怎么写,这里就不展开讲了。

有了目标,有了计划,才不会盲目的等需求,所采才能更主动的进行探索推动需求,设计驱动产品,带来高价值的增长


2)比制定计划同样重要的,是对之前的计划复盘


有了计划后,复盘验证计划是否有效,是否与预期达成一致也很重要。关于验证策略或者是计划的有效性,可以从多方面来衡量,一方面可以从当初定下的数据目标层面,比如活跃数据、转化数据、业务数据等。

另一方面,也可以从NPS用户满意度来衡量等等,最好是有一个可以具体衡量的指标,通过这个指标来进行复盘总结,从而验证前期的计划是否有效,包括后续如何来制定新的计划。


5、文末总结


本来想写短一点的,不过写着写着又写了很长;

全文总结下来,其实就是倡导设计师应该需要格局宽广,不应当只局限在表现层,因为表现层是很难撼动最终的结果的。我们作为站在商业视角的艺术家,不应当只承担螺丝钉的角色,无论是视觉还是交互,都应该需要懂业务、懂用户,因为业务与用户的偏好总是存在差异的,如果你这点都没摸清楚,那么请问你如何保证你做的方案是对用户有价值,对业务有效的呢?

其次,在做决策前不要用主观意识来下判断,最好有客观依据。无论是用研材料,还是数据指标做支支撑。毕竟研发资源很宝贵,如果你不能证明的的决策能带来价值的增长,那么其实就是对资源的浪费,所以产品业务层面当然不会去投入资源实现你的方案,事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最后一点,不要认为我当下的环境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做好本分事就应该了,因为行业发展变化的很快,优胜劣汰的法则会一直存在。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五六年前,只要手活好一点的设计师,都能轻松的进入大厂,或者在小团队担任核心骨干岗位。但现在呢?手活好只是基本功,扎实的思考能力以及知识的储备量,才是选拔优秀人才更为注重的。光手活儿好,只能被当做资源,需求永远不会停歇。

而这一点,从大厂蔓延到小厂相信也不会太久,早一点做准备总是好的,别等到后来者已经站到你面前,才发现自己真的比不过人家。

多思考,多总结,才会成长进步的最快!

喜欢我这篇文章的朋友,欢迎对本文点赞留言,扩散转发。想跟我交流的,可以加我微信uxd686,想加入我的读者群的,可以微信搜索公众号UX小学,后台回复『设计交流』。

后面我会在UI中国给大家更新更多这样的有料原创文章,么么哒!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全部评论:21

  • minewillfly

    2022-03-03 10:14

    在普通公司里,产品经理差不多把这些业务和数据过了一遍,给到设计师具体的页面设计需求,你想了解业务数据啥的,OK 跟产品经理沟通询问一下基本知道个大概,接下来重点就是怎么在设计稿中体现自己的思维,加上排期、评审啥的,在有限时间内输出,上线后设计师跟踪一下数据情况(相对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流程了)。 这种情况下,想自己重新摸一遍业务数据、做个调研、转化率啥的,第一 有没有这么多时间排期? 第二 是不是对产品经理或者交互、运营的工作内容有所重复和不信任? 第三 作为设计师自身的kpi绩效指标的重点是在数据上吗(就大部分中小公司来说,大公司UED团队除外),视觉上的东西真的做的很精了吗。 其实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对产品有基本理解的情况下,怎么让设计稿更好地贴合产品定位,让界面「做到用户心坎里」并达到产品目标,最终落点还是“视觉设计稿”。设计师在本职能力没有钻透时(用视觉手段解决具体产品问题),而花很多的时间掺和一下产品经理的工作,掺和一下交互设计师的工作,名曰“全链路”“跨界”“综合思维”,其实是对自身核心能力的逃避和混淆。 以上,是工作这么几年踩过坑后积累的一点心得。

  • 冰心.

    2021-08-02 10:43

    @被时光移动的城: 说的对,这都是比较完整的了

  • BigAnt

    2021-02-07 14:34

    是,说得都对。时间成本、资金成本、人事成本都能满足的情况下,这么做确实最踏实也是最准确。然而大多数环境还是先完成基本需求,上线再说。

  • 杨玉宏

    2020-12-21 17:45

    @被时光移动的城:

  • 被时光移动的城

    2020-12-03 17:21

    @像雾像风: 有思维导图和竞品也不一定就能做出能真的满足客户需求的应用。期间很多的关节点,团队内部不去做思考甄别,取舍,一味的照搬竞品,东凑一点西拼一块,这个被拼凑出来的“应用”真正会具备竞争力吗?我觉得大多数人心里都有数,所以有很多小型公司乃至于中型公司(或者项目团队)不一定能活下去,而这个期间设计师其实就是个“界面搬运工”。可叹的是,就目前国内互联网市场来看,中小型公司开发一款产品大多数真的就只能抢时间,从而压缩很多时间以及成本,我遇到过一家就是:其他先不管,先做出来上线再说,后面的问题慢慢改慢慢迭代,这种要求就预示着后面会有一大堆问题需要解决,并且有可能会推翻之前的一些项目规划(疯狂改需求),然后时间就一拖再拖....慢慢的就凉了

  • 像雾像风

    2020-11-30 15:52

    @被时光移动的城: 就是这样,思维导图,参考其他软件,做一套新的满足客户需求的应用程序交付即可

  • 被时光移动的城

    2020-11-25 16:04

    @牛杂牛杂杂: 有时候情况就是:今天产品出一部分原型(可能是以模块为一个区间的形式,有可能就是产品做多少就给你多少)给你,你马上就得开始做设计图思考?看需求来就行;设计规范?先做图吧,后面再补;

  • 牛杂牛杂杂

    2020-11-24 16:04

    @被时光移动的城: 是咯,很多时候连排计划都没有设计时间,直接压缩到产品时间部分里,基本是恨不得,今天原型图出,2天后出设计稿的那种。我连找竞品时间都没有,何况分析。我司连开发那边都无法落地敏捷式开发。因为是传统企业,不是互联网公司,流程什么不存在。

  • 被时光移动的城

    2020-11-24 11:36

    @牛杂牛杂杂: 0-1的项目,在这个项目周期内,你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并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工作,你需要跟产品对接理解敲定需求,看文档看原型,并且鉴于目前产品开发流程模式是大多数采用敏捷式开发,各个环节之间可能会采取模块化、燃尽图的方式做项目排期,(不是针对产品啥的,如果产品这边进度并不理想,你的时间就要被压缩,你懂得)。当你你拿到这些东西就需要有自己的思考,以及去找竞品,对视觉上的分析,主要是给自己用的,然后就是视觉规范的输出设计,这些事情你都需要时间去做,也不说多,速度快的怎么也要个几天去弄,这还是保守估计,然后才是高保真视觉稿的设计输出,你还得预留标注切图,跟产品或者团队同步审验视觉稿是否过关合格,审验结果改稿的时间。不是我说,真的留给设计师按流程去走的时间空间根本就不多,更别说严格按照流程来了

  • 牛杂牛杂杂

    2020-11-23 17:09

    @被时光移动的城: 真实得让我流泪。之前有一个0-1的项目,一个用户端,一个员工端,一个后台。一个月设计稿要全做完。

  • 187***1470

    2020-11-20 14:32

    我是又做设计又做产品的活,还要求效率又得要高。。。

  • 被时光移动的城

    2020-11-19 18:21

    @*^随遇而安^*: 如果一开始只有思维导图那你就要多做点工作了,先把产品的活儿干了根据思维导图找找竞品,该做分析的还是要做,根据公司给定的需求结合思维导图来做,然后还有什么业务流程那些,以至于交互以及线框原型估计都是你的活儿了后面视觉也是你的,基本上你就相当于产品+用研+交互+UI一专多能啊

  • 被时光移动的城

    2020-11-19 18:15

    @灵魂触手: 如果真想按照这文章写的去做,只能自己闲下来的时候把该补的环节和内容补上去,做全套,当作自己的作品来做,要么,就进有与这套流程相配备的团队的公司。老实说,这样一套流程下来,视觉效果好是肯定的,设计也是有理有据有迹可循,不过在时间上花费的成本会增加,不是说设计师不用思考就做图,而是中小型公司留给设计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基本就那么多,在取舍上就要有决断,更好的平衡自身发展需求跟公司要求,灵活点嘛。毕竟中小型公司一天出十几张图有时候还会嫌你慢特别是从0-1的项目,巴不得你10天把百来张图全部做完,一个月项目就上线那种

  • 灵魂触手

    2020-11-19 13:51

    @被时光移动的城: 太真实了,我们产品经理文档都不写,直接口述,就让我直接作图,需求又一会儿改来改去,真的恼火

  • *^随遇而安^*

    2020-11-13 14:07

    @被时光移动的城: 好对,以前我们公司一开始也没产品就思维导图设计UI界面的

  • 李世杰

    2020-11-12 17:55

    挺好

  • 被时光移动的城

    2020-11-03 18:37

    中小型公司或者乙方公司是不会给这么多时间按这个流程来走的,这都是最理想化的工作流程。别说做用研了,连开展这个工作的想法都不会让你有,尽快出效果才是他们要的,这都是是产品团队配置完整,分工明确且足够细化,工作流程非常正规的公司才会这样做,现在国内市面上除了那些上了规模的大厂,有多少公司会这样做?中小型公司绝大多数都是产品拿到需求,直接开整,交互/UI设计师跟进输出产物,交付开发,内部测试,没问题就上线的,就这,这套流程还是相对算是完整的,有些公司直接没有产品

  • 小象象鱼

    2020-10-30 10:57

    @秋然君: 产品这样问,说明我们还没有得到产品的认可,那可以自己先去剖析需求,说一下目的不同出的设计方案不同,目的将影响设计结果,平时从专业层面上多给产品经理提好的建议,让产品觉得我们在帮助产品更好的实现业务目标

  • Royzen丶罗森

    2020-10-29 17:09

    道理我都懂,但。。。他们给的时间恐怕只够你出图

  • 秋然君

    2020-10-28 11:12

    感谢分享很有料,说到了心坎上,可惜实际工作中小公司很难这么执行的,都是简单粗暴直接搞效果导出给开发,么得时间考虑它具体什么业务内容,项目背后的目的也不明确,用户群体的诉求也并不详细,更不可能那么热心的聆听用户心声,尤其是作为转行新人UID的我执行本岗职责时很苦恼很乏力没有支撑,忍不住弱弱地问产品:“我们做这个什么目的?(巴拉巴拉3连问。。。)”直接回我:“你管这干嘛,直接出效果就行了"我坠入雾里没有方向。。。小公司的现实就是这样,尤其是外包公司,感觉这种公司肯定会逐渐被淘汰的,渴望自己有机会进入好一点的公司体验一波专业的产品开发流程,感谢分享已关注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