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意变成成功产品? 你需要精益产品...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原作者:魏楚时

  • 经验属性好文转载
  • 经验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890 0 1 2020-02-21

如何去有效可行又快速低成本地验证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本文要讲的精益产品验证。

你可以在草图上使用橡皮,否则,你只能在建筑现场使用大锤了。

弗兰克·赖特(建筑师)


 前言

思考以下场景:


当你有了一个认为很棒的创意,觉得它可以更好地解决用户的一个问题(比如人们是否能够接受网购、外卖和网上打车?人们是否愿意在餐厅吃完饭之后愿意去写点评)……

你经过用户研究进而用同理心发现他们的需求,并针对问题构思好了一个解决方案后(人们是否能够愿意使用并愿意长期在手机上看着软件健身?人们是否愿意在网上约专业人士咨询并付费)……

当你认为自己预判到趋势,觉得这是一个连用户自己都没有想到过的解决方案甚至是需求(人们是否真正需要一个智能音箱?对人们来说,短视频是否是一个更好的消磨时间的媒介?)……


现在你可能非常兴奋和激动,觉得自己即将出任CEO走上人生巅峰;也有可能脑子里充满了问号,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做。

上面场景中的例子,是淘宝、饿了么、滴滴、美团点评、keep、在行、抖音这些在今天很厉害的产品,我们有时想知道,有这么多用户和这么多功能的产品,在一开始是什么样的,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呢?

实际上,任何一款伟大的产品都是从1.0版本的简单功能逐渐迭代而成的。而决定一款产品能否成功,很关键的一点是产品市场契合P/MF(Product/Market Fit),即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因此,此时你应该做的,就是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让自己的创意达成产品市场契合。而如何去有效可行又快速低成本地验证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本文要讲的精益产品验证




 精益产品验证
为什么要验证(Why)?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不验证的结果是怎么样:


直接批量生产产品、投放市场——很可能生产出用户根本不需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用户不愿意付费、用户没多少人用的产品。

拿着商业计划书找投资人——投资人可能觉得这个产品过于虚幻,也没有经过市场检验,不敢盲目投资。


因此精益产品验证的好处在于,它能成本低且快速地获得用户反馈,迭代产品,并获得投资人的青睐。

那么验证时验证什么(What),以及如何验证(How)呢?

我将这2个问题的回答总结以下步骤(划重点!!):

1、明确目标——提出需验证的问题和假设
2、确定指标——确定验证的评估指标及判断依据
3、做出MVP——快速低成本做出产品(最小可行品MVP)
4、测试——找到早期用户进行测试
5、修正——根据用户反馈进行MVP迭代

这5步和《精益创业》的“构建—测量—学习循环”,以及质量管理领域的“戴明循环”十分相像。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为上篇,覆盖前3点)



 第一步,提出需验证的问题和假设

在一开始,我们需要很清楚地知道:所有的实验只有一个目的——将假设转化成经证实的认知!因此,在开始前,我们需要有明确的假设可评估的指标

验证究竟是要验证什么呢?《精益创业》这本书的作者Eric将假设分为价值假设(Value hypothesis)和增长假设(growth hypothesis),可以为你提供思路和思考框架:

价值假设:产品是否是用户需要的。

增长假设:产品是否对用户有长期价值,并能有健康增长的引擎

我们需要在实验时验证这些假设,来避免上面提到的——生产出用户根本不需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用户不愿意付费、没多少人用的产品。

 第二步,确定验证的评估指标及判断依据
数据是假设检验时强有力的工具。所以在实验前,我们要明确:什么样的数据指标,能够表明这个假设通过(或没通过)验证。即:数据指标+基准(Benchmarks)
数据指标:

基准Benchmarks:

除了定下参考指标,还需要定下参考基准。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规定如用户的7日日留存率达到30%、用户满意度为百分之70%、付费意愿达到30元以上、净推荐值达到8等等,算是验证通过。这个基准依照所在行业平均水平来制定。


 第三步,快速低成本做出最小化可行产品

明确了假设并制定了指标后,下一步就是真正去验证,我们需要去制作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MVP)。


定义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al Viable Product,简称MVP)也是Eric的《精益创业》这本书中的一个概念。

在解释概念之前,先举个假想的例子,假设我们想世界上第一款汽车,但不知道用户是否接受,如何验证呢?


正确的做法不是像上面的,一开始去给用户1个轮子、2个轮子、1个车架,问他们是否接受。而是要像下面这样,先让用户试试带轮子的滑板、推车、自行车是否接受。
因此,要理解MVP,我认为核心在于可行(Viable)最小化(Minimal)

可行:表示此时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用户的痛点,满足需求。

最小化:在可行的前提下,所有的开发工作都是为了让此产品解决问题,没有一点多余的功能。

凡是和验证假设没有关系的工作全部都是浪费,这就是最小可行化产品的来源。
如何做出最小化可行产品呢?
我归纳总结出来的方法是:

1、先站在用户视角,去梳理用户的任务步骤(用户的目标是什么,要完成这个目标一共至少有几步)

2、再站在产品视角,去对每个步骤罗列支持它的功能。(对于用户的每个步骤,我们如果能让用户完成它,需要做什么功能来支持)

3、最后进行优先级排序,构建MVP功能集合。(将上一步中的功能按照成本和收益进行排序,砍掉性价比低的功能,最终确定MVP产品的功能集合)

举个在「三节课」课程学到的例子:假如我们要做一个网站——让用户能够在上面购买自己自由定制的鞋子,那么此网站的MVP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通过:梳理用户流程——分析支持的功能——优先级排序,最终留下的功能就构成了MVP。
(说明:这里仅仅是做C端网站,关于商家管理、后台支持、供应链等等暂时不看)
其他MVP例子
这是一个我很喜欢的MVP例子——大众点评的最早网页版。

大众点评的MVP版本一开始就想验证2件事:

网民在一家饭馆吃完饭后,会不会愿意写点评?

人们是否愿意在网上预订餐馆和酒店?

但这种平台性质的网站如果想做起来,起步成本很难,创始人就一方面绕过与酒店签协议的过程,直接将它们导入到网站中,另一方面采用绿野仙踪法:用人工来假装机器提供预约酒店的服务。

在我看来,这都是体现了MVP的精益产品验证思想:只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能不做就不做,能简单的就不做复杂的。
关于MVP的体会
最后对于MVP,我特别想给大家分享我在扇贝做产品助理实习时,CEO在白板上边画图,边看着我的眼睛,认真告诉给我的3句话:

做产品一开始,一定首先满足核心用户的核心需求。

加功能是很好加的,只要是个看起来还不错的功能,是个人都会加。而在现有的功能上砍功能就很难很难了,因为功能一旦上去,再砍掉必定会让正在使用的用户不满。

产品经理做产品时,心中要有路线图的概念。做这个版本时,明确这个版本的目的、重点、考核指标,以及下个版本时要增加什么功能。

所以,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难的不是构思加什么功能,而是确定我这个版本优先做哪个功能(换句话说,明白哪个功能不做,我这版也可以上线),这涉及到产品经理对需求的优先级排序能力——对功能涉及到的用户量、使用频率、用户价值、商业价值、开发难度、风险等综合考量,因此产品经理的一个名言就是“砍我可以,别砍功能~”




 总结
本系列文章希望跟大家分享,如何让自己的创意变成成功产品的重要一步——验证。
实际上,一切皆假设:用户是否有这个需求,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否有效,用户是否愿意付费等等,都是假设。因此通过做出MVP来进行快速低成本的精益产品验证,进而完善产品,才能最终达到P/MF。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前三步:明确了要验证的假设、确定了指标和基准、做出了MVP。
在本系列的下篇文章中,我会向大家介绍后续的步骤,即——找到早期用户进行小范围测试,以及根据反馈进行迭代。并在文章的最后提供MVP画布来总结,并向大家分享从“精益”中学习到的更高层次的启示。
谢谢你的阅读,如果本文对你有一些启发,可以点赞来鼓励我们继续分享内容~


转载自公众号:CTSA实验室

本文作者:魏楚时

欢迎关注素米公众号:素米SHOWME

Powered by Froala Editor

全部评论:0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