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Apple Watch的5个概念设想
智能可穿戴式设备早已席卷全球,本文作者为Apple Watch提出了5个创新性的概念,值得参考。
我曾经天天佩戴着体积庞大却简单的Nike计时表,这也曾是我最钟意的手表,直到有一天表带彻底断裂。巧的是,苹果公司在那天发布了第一款iPhone手机。此后我的手表彻底被智能手机所替代,而我身边很多朋友也同样再也没有佩戴过手表。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大量关于阐述智能手机是如何改变我们行为模式的文章。
每瞥一眼手机几乎必然意味着分心——你会无意识地进行更多的操作。如今,我会越来越频繁地有意将手机搁在一边或是开启“勿扰模式”。相比之,智能手表可能能够通过简化相关内容来尽可能地减少用户分心,这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想法。同时,我也很好奇拥有线性时间轴界面的Pebble Time和Apple Watch的表现分别是怎样的。
我把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定义为一个跨设备享受数字体验的新时代,而且每一种设备都有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基于苹果推出的一些新技术,尤其是传感器阵列技术,下面我将展示我认为可能能在Apple Watch中实现的5个有意思的概念设想。
朝智能手表说出你希望到达的地点。选择一条路线,开始导航。
当监测到你前面有一个拐角时,智能手表会发射脉冲震动。你离拐角越近,脉冲震动便越频繁。
在你即将拐弯之前,智能手表会向正确的拐弯方向发出强烈的“嗡嗡”声。
如果你选择了正确的拐弯方向,智能手表会发出一个积极鼓励的信号。
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拐角,智能手表会快速震动并发出鸣响,同时重新计算导航路线。
假设前面是一个分岔路口或者路线不在地图内,抬起手臂尝试指向不同方向。手臂所指方向正确时智能手表会发出“嗡嗡”声。
触觉交互导航目前已经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并且也相应推出一些相当有意思的产品,其中名声最大的便是Le Chal智能鞋。尽管目前仍未知这项技术是否足够稳定可靠来作为行人导航的主要/次要方式,但是触觉交互导航在许多场景下都能提供非常有用的帮助:
创建一项新的提醒。从iCloud中添加联系人,并邀请他们共享合作提醒。
当你创建清单时,清单中的项目会自动被app标签归档,以提供之后的情境。
当你路过清单上的地点或者附近地点有清单上的项目时,app会向你发送通知消息。
同时app会向其他所有清单共享者发送推送通知消息。
因此他们能够向你发送最终的清单更新项目,免得你可能多走一趟。
在iPhone上创建的提醒理论上应该都能够通过邮件共享,然而事实上当我在使用Reminders这款应用时既无法使用邮件共享提醒,也无法让多人参与合作。Wunderlist这款应用在清单合作功能上表现不错,但它不能像Reminders那样标记地理位置。
因此我希望能有一款工具将Wunderlist和Reminders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实现基于地理位置、关键词和使用模式智能感知行为。
回到上面购买食品的例子中,我知道这周我需要购买一些东西,但是需要分别在不同的商店里购买不同的东西——在全食超市里购买新鲜蔬菜和海鲜,在加特纳肉类市场购买新鲜屠宰肉类,在喜互惠连锁超市购买其他的东西。我希望清单能够当我在某个相应的商店时发送智能通知消息。当我使用GPS或者苹果支付收据核对清单上的项目时,app需要能够通过不断比较来掌握我的行为模式。
当然我也不希望一直收到通知消息,所以我希望能够设定一个阈限值——只有当清单上的项目足够多,值得开始购买的时候才会收到通知消息。这可能需要通过感知另一种行为模式来实现,当然添加一个“贪睡”按钮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假设app持续追踪我的行为模式,因此当我的某项消费品即将用尽时,app应该能够基于之前购买频率智能推送通知消息。
启动iTunes,打开播放列表或iTune收音机,并切换到随机播放模式。
开始运动。
随着你的心跳速率的上升,节奏更快的音乐会自动进入播放列表。你的运动幅度越大,心跳速率越快,就会自动切换到更有节奏感的音乐。
当你开始恢复平静时,音乐也会随之变得舒缓。
时间、地点和心情可能是其他的相关影响因素。
你认为这名经历意外的患者的心脏即将停止跳动,记得第一时间寻求帮助。
检查患者是否仍有脉搏。
如果你不确定,请摘下你的智能手表并点击“心脏检测”按钮,随后将其佩戴在患者手腕上。
轻触屏幕以开始检测,仔细听。如果手表已经佩戴在患者手臂上但仍无数据,点击选择婴儿、儿童或是成人。
每次你需要按压时,智能手表都会发射脉冲震动以提醒你。
70%左右的美国人在实施心脏急救时会觉得迷茫无助,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操作心肺复苏术或者因为他们之前的训练早已失效。
除了在医院内,每年大约会有将近383,000起心脏骤停意外事件,其中88%发生在家里。许多患者之前身体健康,无任何已知的心脏病或其他危险因素。
心脏骤停与其他的心脏病疾病并不一样。
数据表明,仅仅实施胸部按压的心肺复苏术在成人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效果上和完整的心肺复苏术急救效果相同。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如果能有效地学习掌握心肺复苏术,将来你能够挽救的生命很可能是你家里人:你的孩子、配偶、父母或者是朋友。
我曾经参加过一门婴儿心肺复苏术课程。我们用塑料假人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心肺复苏术练习,希望能形成肌肉记忆,为之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准备。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意外情况发生,但是糟糕的是,我根本无法记得心肺复苏术准确的按压频率——除了记住为婴儿做心肺复苏时按压频率要高于成人。
这是一个真正表达“技术让生活得更好”的实例。
大多数紧急情况都要求你的双手能够自由采取行动。手表恰好吻合了这一要求,因为手表本身是佩戴在你手上的。Apple Watch更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向你直接发送脉冲震动来提醒你在何时按压。这是紧急情况下最简单有效的、不需要任何培训的方法。
1) 假设你现在正在相亲,另一半的智能手表能够发射特殊的声波脉冲。
你离另一半越近,你的智能手表会发射越多的声波脉冲,加以震动作为提示。
当你找到相亲另一半时,两人的智能手表会同时发射一次快速的声波脉冲。
2) 假设你现在在公园里听一场音乐会,然而你的一名家庭成员却迷了路。
首先在iCloud账户家庭分组中找到他的名字。
点击头像,智能手表通过发射声波脉冲来定位寻找他。
当你离他越近时,你的智能手表会发射出越多的声波脉冲。
——————————————————————————————————————
原文链接:https://medium.com/backchannel/5-ideas-for-apple-watch-393a7a16f8a1
原文作者:Matt Sundstrom
IFEC译者:米斯特华
审校:米斯特华
第一个是否需要记住很多不同提示的震动脉冲和信号?第三个,部分人群喜欢轻音乐不喜欢节奏感强的,在运动幅度变大,心跳速率变快的情况下不希望音乐被切换的话的肿么办? 漫步的时候突然想起某个令人心跳的画面或者让你激动的场景,会不会也自动切换音乐? 还有施救心脏病人的例子,手表是戴在患者身上进行心脏测试,手表发出按压脉冲是被患者感知的,而施救者又怎么能同时感知脉冲呢?如果取下来佩戴在施救者身上,又如何去感知患者的心跳呢?如果发出的脉冲能同时让周围的人都感知到,那是否辐射也很强? 其实我是智能科技小白,一点谬论,如有错误请见谅,我把自己绕晕了~~!~嘿嘿~!
按以上思路,有三个问题,其一,手表的灵敏度如何,比如上面提到的实施心脏急救的例子;其二,长时间佩戴这种手表是否有辐射,是否对成长中的孩子有影响,手机虽然也有辐射,但是多数毕竟不是一直贴身携带;其三,很多情况下这款手表是需要多人佩戴才能发挥其作用的,比如相亲和定位家庭成员的例子,所以价格很重要,类似18K金4500刀的咱也只能是想想了。不过,话说来,如果这款手表能解决以上问题,用户体验应该还是相当不错的。
可穿戴电子设备以解放双手为目标,除了语言文字的交流,整合人类的各种感觉,融入社交元素确实是将来的方向。担心在于每个人的敏感度不一样,这样的设备将进一步的区分人群,或者它可以找到更好的整合服务模式。
@huihui1995: 第一个目前有Le Chal鞋子,是通过震动鞋的左边或右边来帮助用户确定路线,还能根据震动的大小和频率判断是否走错了路。另外还有NPLH鞋子,是用鞋头上的一圈LED灯来提供路线反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