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的角度讨论Photoshop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
  • 经验属性原创文章
  • 经验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1127 0 3 2018-11-15

这篇文章,我试着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ps。

我与Photoshop如同习武之人与剑,每天都要跟它并肩战斗。某天我突然意识到,虽然相识六年却并未深入了解它,就像看到自己熟悉不过的孩子在陌生的地方做着陌生的事,那种恐慌感油然而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于是,我决定去好好一探究竟。


在此之前,我想先聊聊承载它的母体: 计算机。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不论是办公室的白领,还是超市里称水果的阿姨,或是在大人眼中妨碍孩子学习的罪魁祸首,你都不可否认,计算机的出现,的确改变了人的生活习惯甚至是思维方式。


之前对计算机那些事实在感冒,自从进了IT公司,却活生生对它有了兴趣。于是,我好奇,计算机组成原理到底是怎样的呢?


当然,我不是计算机专业,只能粗浅的理解一点点,毕竟隔行如隔山嘛。

计算机应该可以从晶体管说起。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输入的电流或电压,改变输出端的阻抗,从而控制通过输出端的电流,可以作为电流的开关,实现电路切换。但其实一个门电路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过是按照电气特性,调节电平高低。真正厉害的是人,把这些不同的物理状态,抽象出0和1的概念,从而产生了“逻辑电路”。并用此来表达逻辑运算,然后用这些逻辑运算,去表示二进制的数值,再把这些运算组合起来,用一组开关来启动,最终把这些简单的电路变成了CPU。再加上内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外存储器,就构成了计算机的硬件。

计算机的硬件加上软件(操作系统),构成基本,我们拿到装好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就可以随意安装应用软件。



ENIAC计算机


扯完母体,我们回过头来看,其实看似和PS没什么直接联系。


PS是什么?是一款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那么,想要PS就必须了解软件是啥,而了解软件的关键,就在于计算机。就好比,你连鸡都不知道是什么概念,怎样去理解鸡蛋呢。


OK,问题来了,我为什么要去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呢?这是因为,我想表达一个最灵魂的概念: “抽象”。抽象是动词,意为抽离概念。人利用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抽象成概念,然后作用在各个领域。


计算机是人逻辑思维抽象的产物,同样,软件亦是如此,不过是更高一层的抽象。

说起抽象,最抽象的学科当属数学,数学抛开一切事物,物理化学的特质,纯粹描述客观的数量关系和空间位置关系。而计算机似乎又与此不同,它会有限制,限制于机器本身。也就是说,算法在实现的过程中限制于物理系统,那换一个角度理解,软件是否就是人通过算法和编程语言,对可实现物理系统或人脑中想法的一个近似的模拟呢?


如果软件可以这么理解,了解PS就简单很多,它很多功能都是这样抽象而来。

我想,若是想了解一样东西,我们站在制作者的角度上反推,岂不是更加清晰。于是我思考,假如我是PS软件建筑师,在当初架构时是怎样设想的呢?


故事是这样的,一切源于程序员Thomas想解决一个问题—将屏幕上的黑白图像转化为灰度图。为此他写了一个名为“Display”的小程序。在这个过程中他又产生了改变图像效果的更多的想法,他的兄弟John建议他将这些整合成一个图像编辑器—Image Pro,就是后来的Photoshop。



Thomas和John


也就是说,PS的定位一开始就是一个图像处理软件,所有的功能都围绕着这个主题。

我们打开PS,构建出它的架构。纵观界面,分为菜单栏,工具栏和操作区域。菜单栏是功能的核心,它分为文件、编辑、图像、图层、文字、选择、滤镜、视图、窗口、帮助。撇开基本功能和特定功能不谈,它最核心的功能就是三个:选择,图层,图像。

首先是选择,这是一个核心动作。在最初的photoshop1.0版本中,我们就有了选择的功能。有了选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对象,无论是选区、魔棒、钢笔、套锁等选择工具,还是更深一层的图层、蒙版、通道,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对特定的选择区域,进行保存或调整。



photoshop1.0版本


接着是图层,一个典型的从物理系统里抽象而来的概念。图层在photoshop3.0中首次亮相,它就相当于一个盒子,承载着对象,既可以有丰富的组合叠加,盒子间又彼此独立。

它作为一个承载对象的载体,早在动画制作过程中,使用灯箱绘制中间画时,我们就有一个“层”的概念。建筑师将这样一个概念抽象到PS中,就是图层。并且,只要脑子足够清楚,一眼看上去结构分明,这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更加清晰。


最后是图像。选择说到底就是控制,控制的对象是谁呢?是图像,图像在PS中就是像素。这一步我们就要去改变像素。这就像一个工厂,里面有曲线,色阶,饱和度等工具,我们利用这些工具来对像素进行调整和改变。


简单来说,处理一个图像的过程,就是选择—改变像素的过程。人通过“选择”这个动作,去控制“图层”盒子里的像素,然后把他们丢到一个名为“图像”的工厂里去加工。


其实,选择和改变的方法灵活多样,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就是PS的强大所在。现在网上很多教程能实现花哨的效果,但那些滤镜特效并不是重点,我所见过的高手,是可以把基础的东西玩的很活的人,利用不同的方式都可以达到自己的效果,那些特效只是在基础功能上的锦上添花罢了。


因此,我可以这样理解。PS是围绕着图像处理这个主题,构建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物理概念的功能模块,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交互,再通过编译语言实现出来的应用软件。


说了这么多,总算想明白了PS是怎么一回事,那它与设计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做设计嘛,脑子就要活,能够把脑子当中的创意用工具实现出来。只不过早期的工具是画笔颜料,而在互联网时代,它们被PS取代了。其实说白了,软件只是一个工具,而赋予它灵魂的是用它的人。


然而,站在设计师的角度上,又是另一层的思维控制了。


软件建筑师,就好比一个建造了厨房的人,里面设计好了炉灶,锅等工具和架构。而设计师,就相当于厨师,有了这些工具,怎么选菜,炒菜,如何调味,摆盘,这就是设计师的事了。想要用食材和工具做出一道满汉全席可不是那么简单,这就需要设计师,在充分了解工具的基础上,调用专业知识和美学的思维,还有在不同行业,生活中得到的灵感。这样的东西才称得上设计,不然,那只是会用软件的工匠而已。


软件建筑师,用聪明的逻辑左脑,打造了一款强大的工具。而设计师,用创造性的右脑,利用这个工具去实现伟大的艺术,简直配合的天衣无缝。


习武之人,最高境界就是人剑合一,不是单纯用剑,而是御剑。扫地僧这种大师级别的,仅用一把扫帚,照样能把平平之辈打的满地找牙,可见关键不在器而在人。 PS就好比我们手中的剑,我们是人类,是满溢创造力的灵魂,总不能被一个小小的软件框住了不是,我们要通过它最大化的实现头脑中的创意,这才是关键。


这篇文章,我试着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ps。如果有哪里理解不准确的地方(特别是计算机原理那一块,我还不是很理解,要是有大神指点就更好了),欢迎批评指正。

这其中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包括背后的图层混合模式的算法,色彩原理,计算机图形学等等。精通PS不简单,想再把它与设计完美的结合更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验,这都还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或许,做任何事都是这样。



全部评论:0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