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月入十万的人,都有这一种特质

  • 经验类型经验/观点
  • 经验属性原创文章
  • 经验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
1115 0 2 2018-07-16

是因为他们在拼命干之外,还多了一个重要特质——高效。


曾经有这样一段话,不知沸腾了多少少年的心: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到的人。”


当你还在挤着地铁赶着早班车去上班时,另一些你同龄的佼佼者早已过上了你梦想中的生活,走上了更高的人生阶层。是因为他们比你工作更勤奋更拼命吗?是因为他们比你智商更高,天赋更好吗?


当然不是,是因为他们在拼命干之外,还多了一个重要特质——高效。



最近,很多大学都开始了期末考试,我的表妹也一样,今年刚上大一。


昨晚,她找我诉苦,说自己从早到晚扎在图书馆刻苦学习,可是下铺呢,每天睡到大中午,就下午去图书馆待会儿,前两天考试成绩公布,却把她远远甩在后面。


我也觉得奇怪,俗话讲天道酬勤,越勤奋的人不是应该考的越好吗?了解了具体情况,我才明白这种差距的原因所在。


我问表妹,你平常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表妹说,没课的话就早上八点去占座,中午十一点吃午饭,回宿舍午睡到三点,然后再回图书馆学到晚上六点多,回宿舍吃饭洗澡休息。


我又问,那你会带手机去图书馆吗?大概玩多长时间呢?


表妹不好意思的笑了:“会带啊,就忍不住地想动手机......刷刷微博聊聊微信没一会儿时间就过去了......”


“那你室友呢?”


“她挺认真的,去图书馆的话就不带手机了。”


“所以,你就算全天没课最多学六七个小时,还时不时地玩手机,可她呢,虽然只学一个下午却能全身心沉入学习。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她睡到大中午还能考高分了吧?”我问。表妹羞愧地点了点头。




回过头来仔细想想,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同样的人。


如果你点开他们的朋友圈,会发现他们今天在健身房里挥汗如雨,明天在公司里加班到深夜,后天又抱着书本埋头苦学,但其实呢,都是“假装很努力”的通病在作祟。


可能所谓的健身房照片是办卡之后第一次去,所谓的加班也是白天没好好完成工作任务,看书的状态也是玩手机两小时,学习五分钟。


可实际上,这种低效率的工作和生活,欺骗的只有你自己。



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那两年里,我也曾犯过像表妹这样一昧“低效努力”的错误。


那时候,我为了能尽快适应工作,我每天很早就到办公室,晚上常常加班到深夜。可即使这样劳骨费神,一段时间下来,我依然感觉自己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始终理不出个清晰的头绪来。


一次,部门经理通知我,要我准备一份某个区域的市场调研报告,下周跟客户见面的时候用。


一心想做出点成绩的我,自然不敢怠慢,接到指令就忙不迭地开始准备起来。埋头找资料,设计版面,做PPT,终于如期完成了任务。


但让我没想到的是,经理只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合上了这份报告。


然后,他示意我坐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学生觉得自己总是苦学无果,跑去请教他的教授。教授笑着问他:“如果你去山上砍树,看到两棵树,一棵粗,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当然是粗的了。”学生想都不想就回答到。


教授笑了笑,继续问道:“如果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会砍哪一棵?”学生又不假思索地说:“那当然砍红松了,红松更值钱。”


教授又发问了:“如果红松长得歪歪扭扭的,而杨树却十分笔直挺拔,你会砍哪一棵呢?”学生有点疑惑了:“那是不是应该砍杨树呢?”


听到这里,教授终于停了下来,说道:“你怎么就没有想到问问我,为什么要砍树呢?如果是取柴,自然就要砍杨树;如果要做工艺品,那就砍红松。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只有先把动机和方向搞清楚,才可能得到理想的结果。”


这个故事让我至今受益匪浅。也就是从那次起,我才明白,要想在职场上取得成功,清晰的工作方法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深入的思考比低水平的重复更重要。





在职场上,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陷入这样一个误区:觉得努力就是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再加上日复一日的坚持。


然而,事实却可能是:你洋洋洒洒写的几千字方案,根本就没有任何解决问题的思路;你辛辛苦完成了工作任务,却完全就没有get到领导的真正意图;你想方设法地和客户沟通,却始终无法取得对方的信任。


而这种徒功无功的“瞎忙”,不仅会消磨掉宝贵的时间,还会让我们产生“努力了却没有任何收获”的焦虑感。


所以,真正有价值的忙碌,并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也不是比谁更拼命做的事情更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松弛有度、有的放矢地去做好一件事情。


事实上,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讲究方法,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那么到头来肯定只能事倍功半。


要避免工作上低效的努力,就要停止流于表面的工作方式,把时间花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就要学会找准问题,理清需求,勤思考,多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实质的进步和成长。




把知识当成一种技能操练


知识不是技能,知识运用上万次才能变成技能。


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我发现,现在的大学生学习形式主要分成三种:


第一,“接受信息型”学习。

第二,“记忆信息型”学习。

第三,“技能操作型”学习。


第一类学生,一般就是只接受信息,老师上课讲什么理论他就学什么理论,不去记忆,甚至很少去探讨每个理论知识点到底如何应用。


第二类学生,很看重知识的学习,并且强调知识记忆,但是基本也很少会去深刻领悟理论知识的运用。


第三类学生,也就是平常最受大学老师宠爱的学生,他们通常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入实际。


会去思考每个知识点到底该如何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会去思考怎么将死板的、静态的理论变成动态的,可利用的技能。


所以,就算是在学理论知识,你是否可以去试着去深究一下,这个理论是否能拿来用于实际呢?


如果能的话,能用在哪个地方哪些领域呢?我想,如果你的学习过程中,能有这种领悟的话,那么你一定会是一个很厉害的学习者。


全部评论:0

更多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

点击右上角
分享给朋友吧

分享到

取消

每人每天仅限5票,快给你心仪的作品鼓励的一票。

投票